提醒夏天一个动作令心脑血管瞬间崩溃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已经超过了2.7亿人。它是所有疾病死亡原因之首。除了高的致死率以外,还有致残率,超过50%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无法自理。

特别是在夏季,35℃以上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由于人体的生理机制,稍不注意,只要一个行为或者动作,就可以让心脑血管瞬间崩溃!

所以夏天到了,我们要给心脑血管病患者提个醒,请注意身体变化,也可以运用中医的一些调养摄生的方法,安然度过炎夏。

第一件事★不要猛然回头★

颈动脉狭窄、斑块是检出率越来越高,同时也是越来越受重视的心脑血管发病基础之一。在血容量不足和血液粘稠度异常的夏季,这一危险因素更需重视。

第二件事★房颤要赶紧吃药★第三件事★严格监测血糖,避免过低★第四件事★高温时避免冷热交替★

由于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

此外,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

第五件事★起居有节,适时运动★

中医认为,夏天应是中老年人“静养”的季节,不宜大量运动。

夏季的特点就是高温高湿,这两种情况就直接导致人的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就算你是安静地坐在那,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血液循环还是会加快并且身体的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

一些本身就患有疾病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容易发病,特别是一些患有心脑疾病的患者,耗氧量的增加是直接导致疾病发生的第一个原因。

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由于夏季天亮得早,都愿意早起晨练。但据调查,70%-80%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6-10时,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好发时间,因此锻炼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

第六件事★饮食清淡,保证水分充足★

专家指出,血液粘稠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夏季一定要注意及时补水,这样才能防止血液变粘稠。

夏季人体活动量大,因此会随之流失大量的水分,但由于很多人都没有经常喝水的观念,就直接导致出现血液粘稠的情况。

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时也可适量进点水,此举可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第七件事★配合食疗效果好★

食疗为我国烹调一大特色,源远流长。我国很多天然药物药食同源,以药性与食性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这里介绍几款夏季常用食疗方,供心脑血管病患者选用。

1.杏仁等坚果

杏仁等坚果可预防血小板凝结。研究发现,即使每周只吃一次坚果,也能减少1/4患心脏病的风险,其中特别推荐杏仁。

用法:将杏仁磨成粉状,拌入沙拉、菜中,不但增加口感,也能充分吸收营养。

2.凉拌苦瓜丝

苦瓜既可食用,又可作药用,有除邪气、解劳乏、祛热解暑、养血滋肝、润脾补肾的作用,夏日多吃点苦瓜,不仅能解暑清心,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用法:可将苦瓜切成丝,用沸水烫一下沥干,再加入虾米、麻油、盐、酱油、味精等调料,搅拌后即成一道佳肴。

3.莲心饮

莲子性味苦寒,善清心火,沟通心肾,主治心烦头晕、心悸失眠等症,唯便溏者慎用。

用法:可取莲子心15个,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第八件事★警惕以下症状★

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一些经验,特别是当出现以下的症状时,一定要警惕了:

双下肢出现无法消除的浮肿;

反复出现牙痛、牙周疾病;

年轻男性出现脱发;

皮肤出现黄色脂肪瘤;

突然出现头痛、眩晕、肢麻、胸痛、心悸或一过性晕厥等。

心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而臭名昭著,而我们都不希望自己和家人出现意外,所以,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和家里人,远离这些危险行为、警惕发病前的各种征兆。

大家还喜欢看

南昌赢来VR(虚拟现实)新时代!

南昌市文理状元出炉!江西这些学校火了!

南昌夏天最值得去的10个地方!

来源:国医大师健康(ID:gydsys)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白癜风该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jbfl/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