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非典型内生性囊肿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

陈新华李冬蓓黄云洲

患者男,66岁。主因间断心慌气短半年来诊。入院查体:心率80次/min,血压/82mmHg(1mmHg=0.kPa),心前区无隆起,心尖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糖类抗原CA19-9均在正常范围。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超声心动图显示:房间隔下部近十字交叉处可见大小约2.7cm×2.5cm内生性等回声团块,似有包膜,内部回声尚均匀,向右房侧凸出较左房更明显,与二尖瓣前叶和三尖瓣隔叶根部关系密切,无明显活动及变形(图1)。各房、室不大。超声提示:房间隔下部占位,考虑良性。MRI显示:房间隔下部近十字交叉处见直径2.5cm左右类圆形边缘光滑等高信号影,与房间隔广基底紧密接触,无明显活动,Triple序列类圆形等高信号影信号明显变低(图2)。MRI结论:房间隔下部占位,其内含脂肪成分,考虑良性占位病变。CT平扫肺窗:主动脉后窦后下方,房间隔前下部似见直径15.8mm左右低密度影,CT值-50HU左右。CT结论:主动脉后窦后下方,房间隔前下部脂肪瘤。入院后在体外循环下行右房肿物切除术。术中见:于冠状静脉窦前上方,紧邻冠状静脉窦和三尖瓣环处房间隔右侧心内膜下、心房肌和纤维三角之间见约2.5cm×2.0cm囊性肿物,表面光滑,有包膜,质软(图3),切开肿物后见棕色黏稠度高、物理性质类似固体的物质流出。术后病理肉眼所见:灰黄色囊样肿物一枚,大小3.0cm×1.8cm×0.5cm,剖面黄白色,油腻,质软。病理诊断为:房间隔囊肿伴间质炎细胞浸润。

图1心尖四腔观显示房间隔下部占位,如箭头所示

图2MRI图像,箭头所示为肿物

讨论典型囊肿的超声表现为囊壁较薄且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内部可有分隔,后方回声大多增强,少数囊肿因感染或出血等原因导致囊腔内实变,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低回声甚至等回声。发生于心脏的囊肿多位于心包[1],常为典型的无回声囊肿超声表现[2],发生于房间隔者罕见。本例为房间隔内生性等回声团块。此类病变需与房间隔脂肪瘤或脂性增生相鉴别。房间隔脂肪瘤往往有包膜,瘤体内主要由成熟的脂肪细胞组成,可伴有纤维结缔组织、肌肉组织成分,为实性肿物[1]。超声对这种内生性等回声房间隔囊肿与房间隔脂肪瘤鉴别非常困难。病理结果显示房间隔囊肿伴间质炎细胞浸润说明该囊肿是因感染导致的实变。此病例中MRI显示Triple序列类圆形等高信号影信号明显变低,术中所见内容物为棕色黏稠度高、类似固体的物质可与之鉴别。房间隔的脂性增生仅有成熟或不成熟的脂肪细胞堆积而没有被膜包裹,可形成局部房间隔肥厚[1],超声可表现为部分房间隔呈等回声或高回声增厚,与房间隔其余部分无清晰边界。

虽然在此情况下二维超声心动图确定肿块性质及与房间隔脂肪瘤鉴别有困难,但仍可对肿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活动性及其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等提供比较详尽的信息,有助于更好地判断肿块的性质和确定手术方案。

根据肿瘤的形态、内部回声,与心壁的附着情况等,超声心动图和MRI等检查有可能对心脏肿瘤的良恶性作出预测,但很难对肿瘤作出病理诊断,必须依靠病理检查确诊。

参考文献

1刘延龄,熊鉴然主编,临床超声心动图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HakanKutlay,SinasiYavuzer,SerdarHan,etal.Atypicallylocatedpericardialcysts.AnnThoracSurg,,72:21









































太原治疗白癜风医院
专业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jbfl/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