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肿瘤新策略带瘤生存与肿瘤休眠

敢不敢点击蓝色字啊?一病案举隅许文学教授中医药治疗肺癌带瘤生存10余年医案梁某某,男,67岁-8-28江医院图1胸部正位片:左上肺可见一类球形致密影,建议CT检查。图1图2-8-28江医院CT图2左肺上叶尖后段见一团块致密影,大约3.8×4.6cm2,肺癌可能性大。-9-19医院术后病理报告结果:左肺上叶尖后段腺癌,高-中分化,伴细支气管肺泡癌,侵脏层胸膜,尖后段支气管旁淋巴结1+/1枚,上叶管口淋巴结1+/3枚,见癌转移。图3-12-6医院ECT图3左侧第3前肋,4、5后肋及第6前后肋局限性异常反应,转移性骨损害待排。图4-12-18医院CT图4左上肺癌切除后三个月,左侧胸膜肥厚并包裹性积液,未见明确复发转移病灶。-12-20(首诊病人状况)家属代诉:咳嗽频多,白粘痰,咽痒,胸闷气短,消瘦疲劳,不能行走,术后胸水难去。西医常规治疗要求术后化疗。家属心情纠结,向左OR向右。考虑到病人的生活品质和意愿,选择以术后中医药调养之路。一月后诸症悉轻,胸水消退。图-4-23医院CT图5左肺上叶切除术后改变,未见明确复发病灶;右肺代偿性肺气肿。图-3-5医院CT图6未见明确复发征象。图-8-7江医院CT图7右肺结节状致密影,大小1.0cm×1.2cm,结合病史考虑转移瘤伴局部胸膜肥厚、粘连。图-7-28第一医院CT图8右肺上叶及中叶多个类圆形病灶,最大约1.7cm×1.6cm,多考虑恶性肿瘤。图-8-19南方医院CT图9右肺上叶前段、中叶内侧段不规则肿块,边缘毛糙,可见分页及毛刺,与胸膜相连,考虑肺癌肺转移。从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到:-8-28至-8-7----“无瘤生存”期-8-7至-3-1----带瘤生存期十余年时间,病人坚持中医药治疗,在生活质量良好的状态下快乐生活,安享晚年。彰显了中医“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治疗理念。二“带瘤生存”观念““带瘤生存”---正气与邪气博弈相持阶段恶性肿瘤是局部属实,整体属虚的一类慢性疾病。在治疗的漫长过程中,当邪正对峙、邪难压正的情况下,可以出现“带瘤生存”的特殊阶段。此时治疗目的在于通过辨证论治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这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和优势之所在。““带瘤生存”观念体现整个抗肿瘤过程中的一种务实态度。肿瘤为可控性疾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高血压病、糖尿病等临床表现为“带病生存”,与中医肿瘤的“带瘤生存”在某种程度上相似。“终点指标:生存期与生存质量重视在晚期癌症的治疗中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为终点指标,而不是以瘤体的缩小为唯一目标。评估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益处和副作用(包括经济负担),以关心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视缓解症状后生命的延长为目标,回归了中医“以人为本”的理念。人体与肿瘤之间,难道只有杀戮、只有硝烟吗?“无瘤生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治疗,“手术要扩大切,化疗讲疗程足,放疗怕剂量轻”,总是害怕有肿瘤残留,但实际残留者众,复发率高。“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三肿瘤休眠肿瘤休眠是肿瘤细胞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而又没有明显生长的一种状态。一方面是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趋于平衡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肿瘤细胞进入G0期,暂时停止了细胞周期循环。肿瘤休眠理论为长期带瘤生存的临床诉求提供了理论依据,使肿瘤永远休眠不再复苏可能是攻克癌症的好办法。中医辨证施治,心身调节,内外同治,多靶点治疗作用可能是肿瘤休眠疗法的“中国模式”。肿瘤休眠的相关因素很多,其中精神因素影响普遍而突出。肿瘤患者心理反应(焦虑、抑郁、恐惧、担忧)发生率在80%以上,心理状态影响生存质量。精神神经免疫学共识:心理因素→内分泌和脑神经介质改变→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肿瘤发生或不稳定故有“百病皆生于气”,恐则伤肾、悲则伤肺……,恐则气下、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所以,在治疗整个过程中,始终要小心呵护病人及其家属脆弱的心灵。四中医治疗策略由于肿瘤病人表现为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紊乱、邪正失衡的虚实交杂的不平衡状态,因此中医治疗肿瘤的最佳策略在于找到内在失衡的点,“虚者益之,过者削之,复归于中”(阴平阳秘),权衡肌体与肿瘤(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注重扶正与祛邪兼顾,使其在“正邪对峙”中维持肿瘤的动态平衡(肿瘤休眠),临床表现为症状改善,疾病稳定,照常生活,带瘤延年状态(带瘤生存)。长按并识别图中







































北京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jbfl/5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