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齐聚金陵,共话癌症诊疗新进展
11月28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临床肿瘤学杂志社和绿叶制药集团共同举办的第六届金陵肿瘤学新进展论坛在南京隆重召开。肿瘤领域余名专家及线上近名临床医师共聚一堂,聚焦肿瘤诊疗前沿,分享临床实践经验和具有影响力的研究进展,并围绕肿瘤领域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大会致力于推动中国临床肿瘤诊治事业进步和发展,以“新证据、新进展、新策略”为主题,设立肺癌、乳腺癌、妇科肿瘤专题学术论坛。多位国内权威肿瘤专家进行精彩学术演讲,并与参会嘉宾展开学术交流与探讨,共同打造了一场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盛宴。会议期间,医院秦叔逵教授、医院王哲海教授、医院周琦教授、医院王永胜教授、医院王水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秦叔逵教授:肝癌治疗取得诸多进展,联合治疗是大势所趋
秦叔逵教授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肝癌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初诊时已进入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使得肝癌患者总体生存率低、死亡率高、预后差。但无论病情如何复杂多变,化疗始终是肝癌治疗的基石药物。
在晚期肝癌的系统化疗中,铂类、氟尿嘧啶以及蒽环类药物最为常用。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铂类衍生物也已经被广泛使用,其作用机制与顺铂及其它铂类化合物相似。除此之外,其作用机制还与免疫治疗相关的PD-1/PD-L1、STAT3等信号通路有关。目前化疗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众多研究也正在开展中。这种联合治疗的方式克服了以往单一用免疫疗法出现的免疫逃逸或单用化疗药物见效慢副作用大的弊端,提示未来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将是晚期肝癌治疗的趋势。
年新冠疫情对医疗体系的工作开展影响很大,但秦教授还是肯定了今年以来肝癌晚期治疗的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首先,多纳非尼已被列为晚期肝癌一线治疗药物,这是继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之后,第一个而且是唯一一个列入CSCO指南的囯产一线治疗肝癌的分子靶向药物。作为氘代药物,多纳非尼克服了以往氟代化疗药物的毒性大等缺点,其药效稳定,毒性降低,目前该药物已进入快速审评阶段,有望不久后上市。其次,晚期肝癌的治疗方式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不仅新添多种新的免疫治疗药物如PD-1单抗,同时还积极探索了联合用药治疗方案。相信经过领域内专家的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未来在肝癌的精准诊治方面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王哲海教授:肺癌治疗手段多样,化疗地位不可撼动
王哲海教授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种之一。在肺癌治疗领域,目前主要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药物和抗血管生成药物四种治疗手段,但没有一种治疗手段能够全面覆盖患者需求。一种新药问世,并不代表另一种治疗药物就要退出历史舞台。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多种治疗手段联合,才能让患者获益最大。
目前,化疗地位仍不可撼动。首先,无论是晚期姑息治疗还是辅助治疗,化疗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其次,对于不适用靶向治疗的人群,化疗仍是重要治疗手段;第三,单纯免疫治疗可能疗效难以再突破,需要尝试联合其他治疗方案,并进一步扩大患者群;第四,化疗技术手段在不断进步,化疗药物也在不断升级迭代。例如,绿叶制药研发生产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大幅提高了紫杉醇的用药安全性,减少了普通紫杉醇溶媒所引起的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目前,紫杉醇脂质体作为一线药物获得/年《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I级推荐。近日,LIPUSU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对比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的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表明,应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在无进展生存(PFS)、客观缓解率(ORR)等方面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疗效相当,且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组具有更优的安全性,每周期给药一次更方便,患者依从性更高。
周琦教授: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坚守卵巢癌化疗一线阵营
周琦教授
卵巢癌是原发于卵巢的上皮性恶性肿瘤,由于卵巢癌发病隐匿,缺乏早期的典型症状,缺乏敏感的早期诊断方法,故一旦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就诊时,往往已属晚期。据报道,卵巢癌5年生存率尚不足40%,生存率亟待提高。目前卵巢癌初始治疗以彻底手术,术后足疗程化疗为主,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能达到完全缓解,并推荐维持治疗减少复发。
本次采访周琦教授介绍了卵巢癌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术后一线化疗正确选择、一线化疗联合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一线化疗方式的临床选择以及一线维持治疗为患者带来的获益等进展。周教授指出,应当重视卵巢癌的全程管理,即从尽可能地早发现,到晚期卵巢癌规范手术、化疗及维持治疗,特别是近年的靶向维持治疗应高度重视,维持治疗可达到延迟卵巢癌复发、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周琦教授还强调,彻底的手术加上规范的足量足疗程的化疗,是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治疗的基础,卡铂联合紫杉醇仍为卵巢癌化疗首选。绿叶制药原研生产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目前是全球唯一上市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制剂,该药为紫杉醇包封在脂质体双分子层中,减少普通紫杉醇溶媒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前期研究表明,紫杉醇脂质体在保留紫杉醇疗效的前提下,提高了紫杉醇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减少了不良反应。
据悉,周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的“卵巢癌一线化疗中与紫杉醇相比紫杉醇脂质体的疗效及副作用差异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在国家科技部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项目支持下正在进行。该研究预计入组例,随机入组,每组例患者,分别接受紫杉醇和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这一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旨在探讨卵巢上皮癌一线化疗方案中传统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与紫杉醇脂质体联合卡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评价两种药物在卵巢癌治疗中的优劣,从而为卵巢癌患者提供最优化的治疗方案。目前患者入组已接近尾声,相信接下来的研究结果会为卵巢癌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王永胜教授:新辅助治疗效果显著,乳腺癌患者再遇佳音
王永胜教授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虽然手术依然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但乳腺癌的治疗理念已经从传统的“一刀切”模式,转变为基于肿瘤基因型与表型的异质性、患者临床信息与生活环境等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精准医学模式,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也得到了积极的探索。
新辅助治疗有两大优点,一是可以提高疗效,通过新辅助治疗使患者肿块缩小后增加保乳机会,避免腋窝清扫,或者Ⅱ期患者经新辅助治疗后达到pCR可能避免放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二是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对术后辅助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总体而言,临床上新辅助治疗的应用,应该结合肿瘤的分子分型、临床分期以及患者本人的意愿。对三阴性、HER2阳性的临床Ⅱ或Ⅲ期患者,即便是原发肿瘤不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做新辅助化疗。
目前,紫杉类化疗方案已被广泛用于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对年4月~年4月医院例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后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和多西他赛相比,腋窝淋巴结缓解比例显著较高,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机会较大,化疗所致不良事件比例显著较低,故建议紫杉醇脂质体用于术前新辅助治疗患者,尤其对于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淋巴结阳性患者。紫杉类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应用无疑给广大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王水教授:基因检测还需中国数据,精准诊断助推精准治疗
王水教授
根据ER、PR、Her2、Ki-67的免疫组化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可分为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的区分无疑给临床乳腺癌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使得治疗更加精准。但即便如此,只有这四个方面的指标仍然很难把肿瘤行为展现得非常清晰,治疗控制仍然比较困难。众所周知,乳腺癌是一个基因病,只有精准掌握其基因分型特性,才能针对它的“命门”攻击它,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靶向治疗。从这个层面来讲,没有精准的诊断,就没有精准的治疗。
年,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组就新辅助化疗、新辅助治疗目的及适应证、新辅助治疗前后的评估规范以及新辅助治疗方案和策略等方面的热点问题展开热烈的研讨,联合发布了《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年版)》。作为参与标准制定的专家之一,王水教授提到,好的临床治疗决策还依赖于更加精准的诊断和分型。例如,三阴性乳腺癌是一个较笼统的概念,这其中还包含很多不同的分型,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实际诊疗时,首先要从基因方面对患者分子分型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做出更精准的诊断。当然,目前乳腺癌的多基因检测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很多诊断产品都用的是西方人群数据做的检测模型,而现在中国多基因检测产品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曙光。绿叶诊断乳腺癌72基因(普瑞泰)针对中国人群数据为基础进行建模,并经过AFFY、METABRIC、TCGA、TARGETSEQ数据库分析验证,在复发风险评估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多基因分子分型和免疫指示功能。期待更多乳腺癌72基因(普瑞泰)相关的临床试验完美收官,带来更多惊喜的中国数据。
绿叶制药:加快优质创新药上市,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作为连续六届金陵肿瘤论坛的承办方,绿叶制药一直将肿瘤领域作为其长期深耕聚焦的核心治疗领域之一,公司正在通过自主研发与对外合作积极开发后续产品。目前绿叶制药在肿瘤领域已有多个创新制剂和创新药在欧美市场开展注册及临床研究,多个项目进入临床后期和新药申报阶段,其中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贝伐珠单抗已完成Ⅲ期临床研究,预计明年上半年可获批上市,小细胞肺癌化疗新药Lurbinectedin也正加快推进上市。绿叶制药期待能持续助力最有影响力的临床肿瘤学术平台的搭建,也将通过提供更多优质创新药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造福全球肿瘤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人文剖析误诊背后的真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