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疼痛3O例疗效

四逆汤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疼痛3O例疗效观察

黄聪超龙建新

医院

骨转移是癌症治疗的难题,患者最难以忍受的是疼痛,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探讨中医药在治疗骨转移肿瘤中的应用价值,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疼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参照《疾病临床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并经CT、MRI、X线、B超其中2项联合辅助诊断确诊,而且患者主动放弃放疗、化疗,年龄45~77岁,病情允许观察2月以上者。本组3O例,均为年1月~年12月本院收治的癌痛患者,男l8例,女12例;年龄45~77岁,平均55.65岁;病种:肺癌骨转移10例,乳腺癌骨转移6例,胃癌骨转移7例,前列腺癌骨转移4例,子宫癌骨转移3例。疼痛分级根据wH()疼痛程度标准:分为0~Ⅲ级。0级:无疼痛;I级:轻度疼痛,可耐受,用一般镇痛药可以止痛;II级:中度疼痛,较重,生活、饮食、睡眠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弱阿片类药物可以缓解;Ⅲ级:重度疼痛,剧烈持续,不能耐受,日常生活、饮食、睡眠受到严重影响,强阿片类药物未能止痛。本组Ⅱ级疼痛5例,Ⅲ级疼痛25例;Kamofsky(KS)评分:20~30分13例,31~4O分6例,4l~5O分6例,51~6O分3例,6~7O分2例,因本组病例主要以脊椎转移多见,故KS评分较低。2方法2.1治疗方法全部病例治疗前均采用wH0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方法用药治疗:第一阶梯给予一般止痛药,第二阶梯给予弱阿片类止痛药,第三阶梯给予强阿片类止痛药,口服给药或肌注给药。并根据病情予以能量合剂、白蛋白、血液制品等支持疗法。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开始加服中药治疗。基本方:熟附子60~g、干姜25~60g、炙甘草25~60g、龙齿30g、磁石45g、山萸肉60—g、白芍40g、当归40g、黄柏36g、砂仁21g、牛膝20g、补骨脂20g、菟丝子20g、枸杞子20g、仙灵脾20g等。每天1剂,高压锅煮1h,分次服。30d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全部病例从加服中药后第2d开始观察综合疗效、止痛效果、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对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压、心律等的影响。2.2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3结果3.1疗效标准3.1.1综合疗效标准参考文献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拟定。显效:疼痛基本消失,睡眠好,食欲、二便均正常。有效:疼痛明显减轻,睡眠和食欲、二便明显改善。无效:疼痛无明显变化,睡眠、食欲、二便均无改善。3.1.2止痛效果标准由于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治疗前后疼痛缓解度,并参考有关文献拟定。显效:服用中药后疼痛消失,完全停用止痛剂可以持续止痛。有效:服用中药后疼痛明显减轻,明显减少止痛剂的用量。无效:服用中药后疼痛无明显改善,继续使用止痛剂。3.1.3生存质量评分参照KS评分标准:评分增加≥10分为提高,减少≥1O分为下降,无变化者为稳定。3.2治疗结果3.2.1综合疗效按三阶梯止痛方法用药后(观察前)显效2例(继续服用西药治疗而未进入继续观察阶段),有效1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3%;28例加服中药后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14。总有效率观察前后比较,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3.2.2止痛效果观察前3O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服用止痛药后显效2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6.67;28例加服中药后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14。2组疗效比较,经fisher’s精确概率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_P0.O1)。3.2.3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观察前S评分提高8例,稳定9例,下降13例,生存质量提高率为26.67;观察后KS评分提高21例,稳定4例,下降3例,生存质量提高率为75.oo。生存质量提高率观察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2.4不良反应:服用中药后对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压、心律等影响未见明显变化,也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4讨论疼痛是癌症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止痛治疗是WHO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内容之一。目前临床应用WHO推荐的疼痛三阶梯止痛方法,可使约9O%的癌痛患者得到缓解,但三阶梯止痛方法受到药物副作用的局限,而且对骨转移癌疼痛疗效不佳。中医学认为L7],肿瘤的产生是由于正气虚损,邪气乘袭,蕴结于脏腑,气机受阻,血行不畅,痰瘀互结而成。《内经》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癌症既是“邪之所凑”的结果,又是一个最大的“邪”,使正气愈虚,从而使癌症晚期出现多脏器转移,并可形成骨转移,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尤以疼痛为甚。晚期癌症表现的消瘦、乏力、神疲、便溏、虚弱等症状,中医辨证多属缺阳证,病机皆在于阳火不足,致使体温下降,寒气盛行,气血凝滞,机体运化不畅而使痰饮、瘀血、滞气、结石等物瘀积体内形成堵塞,其堵塞的部位与程度不同而突现为某一系统病症,依其病机可统称“寒凝诸症,症只是堵塞程度更严重,可称为寒凝重症,已严重危及生命。阳火不足最直接的表现为身体不能维持恒温,常态下表现为基础体温下降,致使气血运行速度变慢,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下降,一些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及外来物质(如风、寒、湿气等)不能及时排出而瘀积成疾。如果阳火稍有不足,人体功能基本能维持,但人会有肥胖、手脚冰凉、腰酸背痛等各种不适症状。如果阳火不足程度加剧,人体基础体温就会进一步下降,在一些原有旧疾、旧伤或先天缺陷处瘀积堵塞现象更为严重,致使这些部位生理功能明显失常,因其堵塞部位与程度的不一样而外在突出表现为某一部位的病变。癌症只是堵塞程度更为严重。因此须用峻猛之药,其治疗当务之急在于疏通,治疗之本则在于“扶补阳火,驱除阴邪”。附子为历代医家看重的扶阳药。现代四川卢氏一门以擅用姜附等温阳药著称,认为“附子暖命门而破阴霾,堪称扶阳第一要药”。我们在癌症治疗上大剂量使用附子等扶阳药,取得了较好疗效,因此,癌症患者多以缺阳证居多,治当以扶阳固本,驱除寒邪为法,不可专攻损正。本观察结果显示,在三阶梯止痛方法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对骨转移癌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疼痛疗效显著。参考文献[1]刘昕耀,蒋孝忠,孟宽庸,等.疾病临床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56.[2]杭燕南.当代麻醉与复苏E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3]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3.[4]孙达,刘其昌,何刚强.Srel2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临床应用初析[J].浙江肿瘤杂志,,(5):—.5秦叔逵,王琳,何泽民,等.榄香烯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研究[刀,中国肿瘤临床,,23(5):.[6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疼痛的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i.7田德禄.中医内科学E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傅景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5.9刘雁书.民族中草医李小艺大通大补法治疗癌症经验E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01:86.[10]张存悌.详辨阴证,创见深刻(3)——郑钦安学术思想探讨之三].辽宁中医杂志,,32(8):—.[11]卢崇汉.扶阳讲记E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4O.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jbtz/1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