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医蓝,胃你来丨为什么人人都选择内镜微创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消化内镜检查的逐渐增加,消化道粘膜下肿瘤、早期癌和癌前病变(如不典型增生、腺瘤型息肉等)的发现迅速增多。对于消化道的这些病变,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大、患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手术后生活质量也大为降低。近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经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改变了外科手术的概念,因为大部分消化道病变可以在内镜下切除,而不再需要传统的外科手术。问答哪些疾病适合内镜下微创切除?1)胃肠道息肉2)粘膜下肿瘤(如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等)3)癌前病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扁平隆起型腺瘤等4)胃肠道早期癌内镜下微创切除的方法有哪些?目前,内镜下微创手术常用的方法有: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术(ESD)及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经口内镜下食管、胃肌层切开术。对于胃肠道息肉,在病变下方注射生理盐水使病灶明显抬起,然后用圈套器将之切除,这种内镜下微创治疗方法称为“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对于胃肠道早期癌,在病变周围做一环状标记,然后在病变下方注射生理盐水使病灶明显抬起,再用特殊的剥离器械将病变完整切除,这种内镜下微创治疗方法称为“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即在消化道上“铲除”肿瘤。对于粘膜下肿瘤,可用特殊的器械将肿瘤完整挖除出来,这种内镜切除方法医学上称为“内镜粘膜下挖除术(ESE)”,即在消化道上“挖”肿瘤。内镜下微创切除有哪些好处?1)创伤小,病人易耐受。既能将肿瘤完整切除,又能保留消化道的正常机能,避免了外科手术(如开胸、开腹等大手术)引起的病人生活质量下降。2)治疗费用低。一般仅为外科手术的1/3~1/2。3)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一般病人2~3天就可出院,有的可更短。
专家介绍
张国新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
江苏省“卫生领军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六大人才高峰”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学组委员。曾在美国Tufts大学医学院附属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留学三年。专业特长:贲门失驰缓症内镜下精准治疗(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POEM),癌前病变(消化道息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消化道早期癌、粘膜下肿瘤(平滑肌瘤、间质瘤等)的内镜下微创治疗(EMR、ESD);胆道、胰腺疾病超声内镜诊断和介入治疗;幽门螺杆菌及其相关性疾病的防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近年发表SCI源期刊收录论文50余篇;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2项,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4项;获得国家专利3项。
- 上一篇文章: 2016年6月14日nbsp长虹分享
- 下一篇文章: 血管瘤治疗后会留疤吗看这里专家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