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片患者女,51岁,腰部疼痛活动受限

作者: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患者女,51岁,腰部疼痛活动受限3年余

小编留言:每天的病例都需要您的思考才会有更多的收获,同时分享到朋友圈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多交流交流!病理结果就在下边,但请记住: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

----------♀分割线♀---------

影像学描述

  MR平扫及增强示:左肾中后可见类圆形长T1长T2异常信号,FS-T2WI呈高新号,与肾脏边界欠清,注入GD-DTPA后,病变呈明显强化,中心有弱强化区域。

  (左肾)微囊型嗜酸细胞腺瘤(2.5×1.5cm),与肾实质及周围脂肪组织间无包膜,灶性细胞异型,建议定期复查。免疫组化:CK(+)、EMA(+)、Ki-%-5%;;CK7(-)、Vim(-)、CD10(-)、RCC(-)、胶体铁(-)、PAX-2(-)、PAX-8(-)、TG(-)、TTF-1(-)、CK19(-)。

  (左肾)微囊型嗜酸细胞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renaloncocytoma,RO)是一种肾脏良性实质性肿瘤,其起源于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本病好发于60岁以上人群。病灶多为单侧单发,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为体检时偶然发现。本病预后较好,随访均未见复发及转移。

主要MRI表现有以下特点:

  1.位于肾皮质,向肾轮廓外突出,边缘清晰,病理证实起源于肾皮质。

  2.较大肿瘤密度多不均匀,3.0cm者密度尚均匀,出血、囊变及坏死很少见。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以稍高信号为主,DWI呈高信号。强化方式为快进慢出。

  3.有包膜存在,增强扫描包膜多呈延迟强化

  4.中央星芒状瘢痕是RO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原因主要是肿瘤生长较缓慢且长期缺血,故肿瘤越大则越容易显示此征。

RO需与以下肿瘤鉴别:

  1.肾透明细胞癌:瘤体密度或信号多不均匀,坏死、出血及囊变较常见,边缘多不清晰,且包膜多不完整。肾透明细胞癌与RO均为富血供肿瘤,但两者的强化方式不同:肾癌大多表现为“快进快出”,即皮髓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或接近肾皮质,实质期强化程度明显减退,低于周围的肾皮质,排泄期强化程度进一步减低。

  2.肾嫌色细胞癌:为肾癌的一个少见亚型,恶性程度较低。平扫密度或信号多较均匀,坏死及囊变较少见,但其多呈乏血供。

  3.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是瘤内含脂肪成分,较易鉴别,但对于肿瘤较小或乏脂肪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则较难鉴别。

  (本文为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来源)

  想和超过15万的同行分享您的行医故事、临床经验和经典病例吗?还等什么,速来投稿吧!投稿邮箱yh

yxj.org.cn或

qq.   想和同行交流学习?影像频道实名







































专治白癜风
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jbtz/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