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偿债压力山大化解危机亟待开明渠
地方偿债"压力山大"化解危机亟待"开明渠"
地方债务风险成各方延续关注的焦点:多地财政收入吃紧,支出不减的状态使地方偿债"压力山大"。审计署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去年6月底至今年3月底,共有9个省分超8亿元的债务逾期未还。正如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此前表示,今年是偿债压力最重的一年。"政府负债不能为所欲为,它有一个条件,即这些债务是正当、规范和可控的。"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在接受《证券》采访时表示,虽然政府性债务资金大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用明显,但短期内政府的偿债和化解债务压力也格外凸显。虽然地方债偿还风险加重,但"谈债色变"也其实不可取。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负债运作是普遍现象,有些国家的负债率还相对较高。比如,2012年美国负债率为106.5,日本为237.9。与此同时,在"开明渠"方面,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工作顺利展开。2014年5月份,为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包括上海、广东、浙江等10个省市试点地方债自发自还,目前广东、山东、江苏3地已完成政府债券发行工作,江西政府债已公开招标,另外6地在积极准备中。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称,下一步规范地方债管理方向,是在推行政府"资产负债表"及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信誉评级制度"两项基础性工作上,继续扩大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在各方延续聚焦的地方政府信誉评级方面,有业内人士提出,我国的信誉评级机构如何表现出独立性?国内一家评级机构的负责人在接受《证券》采访时表示,在评级市场,评级机构一直是弱势一方,地方政府很强势。评级进程中,很少有地方政府愿意主动公然完全详细的财政数据,对地方融资平医治白癜风的特效药台的评级也存在"虚高"。中央财经大学财白癜风专科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建议,如果能对一些地方政府如脱缰野马般的政绩冲动和市场干预进行有效监督,既可以促进地方领导干部对政府信誉真正负起,又可以为市场经济夯实信誉基础。
- 上一篇文章: 分离纯债或成年内债市最后的盛宴
- 下一篇文章: 地方政府债券信誉评级规范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