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读片第十三期之医大一专家专场病理
云医生俱乐部第十三场“有奖读片”中国医院专场答案来啦!你答对了吗?
本期的幸运获奖者从发表了诊断思路的朋友中产生(随机抽取),将获得50元话费。
获奖名单见文末
本病例由中国医院王永芳、郑玉丽提供中国医院放射科,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东北地区影像诊断与介入诊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卫生部医学影像学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创新团队,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蝉联全国第8名。
正确答案: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概述: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RO)是比较罕见且特殊的良性肾皮质肿瘤,仅占肾脏肿瘤的3%~7%。起源于集合管的闰绍细胞。以含线粒体丰富的嗜酸性细胞质为特点。
?发病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不典型,通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约2/3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有症状患者以肉眼血尿、腰痛和可扪的肿块为主。临床表现:
转移:
肾脏嗜酸细胞腺瘤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潜在恶性或恶性的可能。极少数病例可发生肾静脉血管侵犯和包膜或肾周脂肪组织、淋巴结侵犯。
预后:
多为良性,5年生存率%,预后良好。
病理特征:
肿瘤切面:大体标本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3cm病灶呈外生性生长,<3cm病灶局限于肾轮廓内,切面呈灰黄灰褐色。
镜下:由肿瘤细胞排列成腺管状、巢状,间质血窦丰富,胞浆丰富,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大小一致,界限不清,核分裂罕见。
CT表现?形态:肿瘤大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少见分叶。
?生长方式:多位于肾皮质,局部隆起,表面光滑整齐。
?平扫:等密度或稍低密度。
?增强特点:RO为富血供肿瘤,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强化特征呈“速升缓降”型。该病例表现为皮质期到实质期明显的持续强化。
?中央星状瘢痕:是RO的特征性表现,强化特点是随着时间延长,瘢痕逐渐强化且范围缩小,见于较大的肿瘤,该病例可见较大的星状瘢痕。
?动脉期粗大血管影:该病例在增强皮质期病灶内可见粗大、迂曲的血管影。
MRI表现?T1WI:等或等低信号,中央裂隙状瘢痕呈更低信号。
?T2WI:稍低或稍高信号。
?增强:大多嗜酸细胞瘤内血管丰富,血管较少时强化程度较肾脏实质低,较多时则较实质明显。大部分瘢痕组织有延迟强化。少部分瘤内有“轮辐”状分布的血管,显示为“轮辐”状强化。
鉴别诊断?透明细胞癌:
易出血、囊变,增强后表现为明显的“快进快出”方式,其强化峰值在实质期。
?嫌色细胞癌:
属于肾癌的亚型。与RO相比无论在起源、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都具有许多相似点。嫌色细胞癌为乏血供肿瘤,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皮质期强化较弱,生长速度快导致病灶供血不足、坏死发生率更高,且嗜酸性细胞腺瘤内钙化一般都位于星芒状瘢痕内,有一定鉴别。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典型的因其含脂肪成分可鉴别,不典型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延迟强化的特征以鉴别。
?肾髓质癌:
起源于肾髓质集合管,也为乏血供肿瘤,出血、坏死常见,表现为髓质内不均质浸润性包块,多伴有肾盂扩张,无轮辐状强化及星状瘢痕。
总结肾嗜酸性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富血供肿瘤,增强表现为“速升缓降”型,当肿瘤内出现轮辐状强化和星状瘢痕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CT、MRI征象的认识,有助于作出诊断,避免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肾脏根治性手术。
幸运获奖者名单- 上一篇文章: 不可思议长沙一男子在打斗连中七刀,没想
- 下一篇文章: 76次检查,到底查了些什么检查了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