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外汇占款新增4000亿热钱难解市场

11月外汇占款新增4000亿:"热钱"难解市场之渴

["去年12月外汇局'44号文'从银行端堵漏洞,审核贸易背景,促使外贸数据趋于真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汇占款上升的压力。"]  昨日,央行公布2013年11月份外汇占款新增数据显示,去年11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增加了近4000亿元,增幅与前一月相比虽有回落,但数据显示跨境资金流入的压力仍在增加。  "4000亿的外汇占款意味着央行在2013年11月份通过该途径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但11月资金面仍然偏紧,这表明市场上流动性紧张缘于金融资源错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缺钱。"1名外资行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表示。  11月外汇占款新增4000亿  央行昨日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末,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外汇资产余额到达262036.62亿元,比10月末增加了3993.36亿元,接近4000亿,比前一月4494.58亿元的新增范围稍有回落。  而去年11月央行口径新增外汇占款与日前公布的金融机构口径的当月新增外汇占款3979.47亿元高度一致。  "央行口径与金融机构口径高度一致,表明银行悉数将外汇结给了央行。"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本报表示。  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超过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表明央行将新增外汇占款悉数对冲,这就意味着相应数量的基础货币投放。  但数据显示去年11月市场流动性仍然是偏紧的状态。11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4.12,较10月份上升29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4.12,较10月份上升26个基点。  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陈龙对本报表示:"之所以出现外汇占款居高不下,但市场流动性仍然紧张,根源在于资金过路银行流向了非标产品和房地产行业,所谓'非标不死,债市不兴'也正是这个含义。"  刘东亮还表示,去年11月份财政存款对市场资金产生了净回笼效应。  广发证券银行间资金视察周报显示,去年11月份虽然央行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资金,但由于财政部定期存款到期高峰来临对市场造成了净回笼。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去年11月份财政部国库现金管理到期的范围最少有1400亿。  12月新增占款或将回落  外汇占款继续保持高位表明海外资金流入势头仍然明显。  "主要是去年3季度以来中国经济企稳,下行风险下落,人民币稳定升值导致套利情绪进一步提升,乃至可以说常常项下资金流入范围应当也非常显著;另一方面就是美国QE削减推迟白癜风能不能治好的利好,导致资金稳步回流新兴市场。"1名外资行分析师告知本报。  刘东亮表示:"去年11月份外汇占款居高不下的情况在12月份应当不会继续,主要是受外汇局强化打击虚假贸易的影响。"  2013年12月6日,外汇局发布被称为"44号文"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遏制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假贸易融资行动,防范异常外汇资金跨境活动"。  "44号文从银行端堵漏洞,审核贸易背景,促使外贸数据趋于真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汇占款上升的压力。"1名银行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白癜风能否治愈示。  目前去年12月的外汇占款新增数据还未表露,不过单从货币市场的实际情况看,12月份流动性偏紧状态要超过11月份。  "这里面比较严重的还是金融资源错配的问题,大量资金流入同业、非标等领域,对正常的市场流动性造成冲击。只要这些业务不遭到遏制,在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市场流动性偏紧的状态将延续。"1名银行业分析师告知本报。  2013年12月23日至25日,银行间市场短端回购利率一路飙升,7日和14日回购利率日内升幅均超过100个基点,央行虽然通过SLO工具向市场投放3000亿短时间资金,市场资金饥渴症状仍然明显。  "去年12月资金市场流动性紧张有跨年因素的影响,但更长远的来看,中国金融市场当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才是根源,这个根源不变,流动性偏紧将是常态。"1名金融问题专家表示。  2014年流动性或延续偏紧  目前市场上对2014年资金面偏紧的预期已非常一致。  东莞银行日前发布的流动性报告指出,"基于现实的风险推敲和服务于转型升级的金融改革,货币政策稳健但从紧的操作思维将是未来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核心基调。因此,央行在2014年可能会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空间,以逼迫金融机构主动下落投资操作的杠杆率和提高流动性管理的备付金。而现实的投融资体制还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时间存在,这就决定了以非标同业资产为融资主要渠道仍将是市场流动性和收益率搅局的主要推手,市场由于同业资产的跷跷板效应仍将继续打压着市场的流动性。"  而一致预期又会进一步加大市场的紧张情绪,"资金拆出方不借,拆入方借不到,只能进一步推高市场利率。"1名交易员对《第一财经》表示。  陈龙也表示,预期之下机构的反应可能是借钱的动作提早,包括有钱的因提早备付而不愿意出钱、缺钱的提早借款而增加需求,机构的市场行动将倒逼央行出手干预市场,以稳定流动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jbyf/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