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病想不到痰多竟然容易生怪病

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奶奶,因为儿子要分家产生气了,开始不吃不喝,睡不着觉,然后得了一场大病。老爷爷性格暴躁,生气后开始胸闷、心慌,血压迅速升高,很快脑血管破裂,患了脑溢血。事后分析,皆因痰而起,痰蒙生窍。中医上说“百病皆由痰生”,如果不把痰吐出来就会让病一直拖着,导致悲剧发生。

·有痰症状·

即常见的能吐出来的痰,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有形痰,这些只是肺胃之痰。

如何分辨“有形之痰”

◎寒痰

呈白色,病人怕冷,喜欢喝热的,舌苔薄白,这种情况多由受寒邪引起。

◎湿痰

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这是由于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者饮食过于油腻,缺乏运动等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调。

◎热痰

黄黏稠,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病人怕热喜欢喝凉的,舌红苔黄。

◎燥痰

黏稠不易咳出,病人感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这时要多喝水,同时保持呼吸道湿润,室内可用加湿器。

无形之痰好神秘啊!

无形之痰

人体内还有存在于肝脏、经络、器官、血脉之中的无形之痰。这类人常会感到疲累,关节处有强烈的重坠感,舌苔白腻,脉象较滑和濡。如果不能及时消除体内的无形之痰,就会直接引发中风、脑炎、哮喘、恶性肝炎等疾病。

体内多痰,也会失眠

由于体内有痰湿淤结,失眠严重(可用甘草敷丰隆穴的外治方法解决)。

引发其他疾病

体内的痰不仅会使人体的血压上升,而且诱发多种疾病。由痰导致的失眠,通常患者脸上或身上的皮肤会明显泛黄。

·中医里的三种痰·

01

脾虚则生痰

即是脾虚生的痰,这种痰就是经常人们一咳嗽就吐的痰,有型之痰。它其实不是来源于肺,而是生于脾。脾是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有的人常吃咳嗽药,但是痰总是化不掉,原因就在于肺不是生痰之源。因此要想根除痰,就必须健脾祛湿。

02

气郁则生痰

即是气郁生的痰,气郁生的痰在身体上最容易表现出的就是脂肪瘤、囊肿,中医叫痰核。脂肪瘤看似是个有形的东西,其实它是气郁的结果。还有,像扁平疣这类东西,也跟气郁有关。

03

血滞则生痰

即是血痰,“痰蒙心窍”就是指的血痰,也就是现在常说的高血脂。血流缓慢,停滞住了,然后堆积下来,就形成了高血脂。

1

这三种痰是不一样的,但中医都称做痰。而且这三种痰之间还可以互相转化,气郁则血淤,气郁之痰很可能转化为血滞之痰。脾虚生痰后,若生气很可能发生开头老爷爷的悲剧。

·化痰方略·

01

常按丰隆穴,除痰利器

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

取穴: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

按摩:用拇指指面着力于丰隆穴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并屈伸活动踝关节,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左右交替。每次按压5分钟。每日1次。

艾灸:一般为仰卧位或坐位。将艾灸点燃后放于丰隆穴上方,距离皮肤2~3厘米左右施灸,使温热感向深处、远处扩散,以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隔日灸1次。

贴药:先用手按揉或用小保健锤敲击右侧丰隆穴5分钟,有痰就多按。还可以把从药店买回的甘草锤扁、锤烂,外敷在此穴上,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取下休息12个小时再贴。

02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jbzl/10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