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病史:女,48岁,右上肢疼痛、麻木乏力半月余。
行CT平扫(轴位、矢状MPR)
行MR平扫+增强
轴位T2WI
矢状T2WI、T1WI
矢状T1WI压脂、增强
轴位压脂增强
影像表现:
CT:颈椎管内左后部较高密度影,内见点状钙化,脊髓受压移位;
MR:椎管内硬膜外纵行混杂信号灶,形态欠规则,T2WI、T1WI均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整体无明显强化,边缘轻度强化。
鉴别诊断:
血肿
脓肿
血管脂肪瘤
海绵状血管瘤
转移瘤
淋巴瘤
术中所见:术中见C6-T2水平椎管内硬膜外背侧见暗红色血肿;
术后病理:(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
spontaneousspinalepiduralhematoma,SSEH
形成机制:无外伤史,没有明确病因,可能与抗凝药物的使用、硬膜外血管性疾病等因素导致硬膜外静脉血管丛破裂有关。
发病年龄:幼儿到老年人均可发病,中老年人多见
发生部位:颈、胸段多见,多发生于背侧;
临床表现:颈胸背部突发疼痛,相应脊髓节段及神经根受压所致的感觉、肌力减退。
形态、范围:硬膜外间隙的细长形或弧形肿块,范围常达数个椎体;
密度、信号:与硬膜外血肿类似。CT上呈较高密度;MRI上与脊髓比较,24h以内的超急性期血肿T1WI信号呈低-略高-等的演变,T2WI呈高-高低混杂的演变。2~7天的急性期血肿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为主,其中央可混有部分高信号区。亚急性期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在急性期的后阶段血肿边缘可以呈环形增强。
增强扫描:乏血供,可见边缘强化,偶可见中心强化。
再看一例
赞赏
人赞赏
头部白癜风怎么办白癜风最好治疗方法- 上一篇文章: 脂肪瘤是会消失还是癌变可以预防吗
- 下一篇文章: 经络不通,补啥都没用14条经络阻塞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