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脂肪粒,你能分得清

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487554.html

所谓的面部“脂肪粒”一般有五种,分别是:

真正的脂肪粒

粟丘疹

汗管瘤

粉刺样变的小颗粒

因过敏产生的过敏性丘疹

其成因和处理方法均有所不同,分别介绍如下:

一、真正的脂肪粒

这是某些油性皮肤的表现之一,其特点是皮肤油,毛孔粗大,在毛囊开口处常可见到一粒粒油亮的小颗粒,有时候洗脸的时候能洗出来。在显微镜下观察,它是这个样子的(紫外光下):

其内含有大量的脂类物质,当然也不可避免地有微生物和角化的细胞:

图中这一个个圆珠珠就是脂类物质了,显然它们来自于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所以它们是名符其实的脂肪粒。通常来自于下面这样的皮肤。

处理建议:

注意清洁,强烈推荐用铲皮机(超声波洁面仪)清洁,隔天可以进行一次,不建议使用洗脸刷等清洁,因为那些无法清洁毛孔内部,只能清洁到毛孔口。清洁完毛孔后,应当立即使用含有可以抑制皮脂分泌、抑制过度角化的护肤品(见后),否则清理也白清理,很快会长出来。

低脂、低糖、低奶饮食,避免过多皮脂分泌

外用含有维生素A、水杨酸类的产品

避免使用植物油卸妆或润肤(荷荷巴油除外)

可尝试用精油(丁香、肉桂、山鸡椒等)。这些精油都应当稀释使用,使用浓度在5%左右,高了皮肤估计受不了。

可使用含硫磺的泥膜

光动力治疗可能有效(需要使用光敏剂,不是单纯拿个红蓝光照一照)

二、汗管瘤

发生年龄:多数在成年以后,延续数十年

发生原因:汗孔发生良性小瘤,汗孔被阻塞(注:汗孔和毛孔不是一个开口)

汗管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原因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与眼霜没有关系。治疗方法有限,多用电解、浅层电凝固法或二氧化碳激光直接去除,但不能保证一定不会再复发。实在要美,可以去做此类医美术。

三、粟丘疹

发生年龄:任何年龄

发生原因:原因不明。可能与损伤、遗传有关。

特点:A、乳白色或黄色,针头至米粒大,坚实(因为里面不是皮脂,而是坚实的、致密的角质细胞),顶部尖圆;B、可持续数年,自然脱落,无疤痕形成,也不痛不痒,不会变成化脓性丘疹;C、个别损害可有钙盐沉积,硬如软骨、损害增大时呈暗黄色;D、多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颊及额部。

方法:没有特殊治疗方法。可消毒挑除,或激光烧灼。但可能复发。

挑出的粟丘疹是这个样子的:

染色观察,可见到大量的角化细胞及无定形物质,其内几乎没有微生物:

四、粉刺样变的小颗粒

发生年龄:成年多发

发生原因:可能与缺乏亚油酸、维生素A、维生素C、缺水、衰老有关,日晒会加重

特点:个头很小,发生于皮脂分泌并不旺盛的部位,并不会发炎。密集成片分布,每一个毛孔都是如此。可拔出角化的毛鞘,坚实。早上起床的时候比较轻,下午会加重。取出观察的话,其结构与微粉刺一致,但是很少发展为粉刺。

处理方法:撕拉式面膜可能有帮助,也可以用镊子。可以用亚油酸含量丰富的油类按摩(如红花籽油、紫苏油),维生素E可能有帮助,也可以用水杨酸或扁桃酸,可以得到缓解,但尚不能完全消失。由于发生原因不明,还有待继续探索。

五、因过敏产生的小丘疹

特点:常常发生在更换一种新的眼霜(或其它眼部护理产品)后几天到一两周,疹子一般比较小,有的会伴有红和水肿,停用后一段时间消失,再用同样眼霜,可以很快再出现。在未使用眼霜的部位不发生,因此边界比较清楚。

其实质是接触性皮炎的表现,这种情况说明此眼霜中含有导致你过敏的成分,可以是油脂,也可以是其它成分(如香精、防腐剂、植物提取物等),并非所谓的“太油腻导致毛孔堵塞”。

处理方法:怀疑这种情况后,停用产品待症状消退,再次使用后如果仍然出现,则基本可以肯定是这种情况。需要停用该产品,轻度的可以自动恢复,注意防晒;严重的应当抗敏治疗,请医生治疗,常用的有内服抗过敏药物(如仙特敏、开瑞坦)、短期外用抗敏药膏等。自己可以内服较大量的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需要严格防晒、防止摩擦,以防加重。(声明:上述涉及医药的部分仅为科普,供参考,具体请遵医嘱)。

随手转发分享才是真爱

作者简介:

理性护肤运动发起人,同济大学医学院皮肤学博士研究生,创办中国第一个私人非盈利性皮肤学实验室,专注于美容皮肤学、皮肤和化妆品的关系研究。

著作:《素颜女神:听肌肤的话》、《享瘦之门》;

译作:《药妆品》(Cosmcuticals)第3版、《美国皮肤学会痤疮治疗和护理指南(版)》;

第一作者论文发表于ExprimntalDrmatology、JournalofCosmticandLasrThrapy、Drmatology、《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等。

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jbzl/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