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与疾病
阿是穴,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说“阿是”,灸刺皆验。
B八髎穴
治疗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
百会穴
治头胀痛、胃下垂、脱肛、平肝宁神
百虫窝
经外奇穴,具有:祛风活血,驱虫止痒
髀关穴
健脾除湿、固化脾土、舒筋活络、强壮腰膝
C承山穴
治腰痛、坐骨神经痛、痔疮;也是去湿大穴
承泣穴
治迎风流泪、流泪控制不住、青光眼、夜盲症
瘈脉穴
负责头部供血、预防脑血管疾病
尺泽穴
交通肺和肾,调节身体虚实,补肾
承浆穴
治流口水或口干、六神无主
承扶穴
排毒减肥、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冲阳穴
和胃化痰,通络宁神
大钟穴
益肾平喘、通调二便、强腰壮骨、清脑安神、治疗足跟痛、胆小怕事等情志病
D犊鼻穴
治膝盖受损、疼痛、膝关节积水、走路不稳、脚冷
大都穴
治缺钙引起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腰腿痛以及颈椎病、糖尿病、消化能力弱
大包穴
治急性扭伤
地机穴
治慢性胰腺炎、糖尿病
大敦穴
治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症、阴中痛、癫狂、痫证、少腹痛
大陵穴
治失眠、消化不良、急性胃痛、足跟痛
大椎穴
益气壮阳:祛除热毒、抵御风邪、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
大杼穴
强筋骨,清邪热
大横穴
泄泻、便秘、腹痛
带脉穴
减肥,治前列腺疾患、便秘、偏头痛、乳腺增生、妇科病
督俞穴
理气止痛,强心通脉。
胆俞穴
外散胆腑之热,主治胆经疾病
膻中穴
调节心血管功能、抒发胸中抑郁和不顺之气
断红穴因其能治疗崩漏下血,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而名之,是近人发现治疗崩漏的经验穴。
地仓穴
口歪、流涎、眼睑(目闰)动
第二掌骨
长在手臂上的本草
大肠俞穴
外散大肠腑之热,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大鱼际穴
治心里有火、夜间爱咳嗽、比较烦热、睡不着觉、小儿肠胃不好
E二间穴
目昏、鼻出血、齿痛、牙龈炎、口歪
二白穴
调和气血,提肛消痔
耳尖穴
清热祛风、解痉止痛;可调全身百病
F飞扬穴
治慢性腰痛立竿见影,健步如飞,揉飞扬。
复溜穴
调节肾经的杠杆之药
丰隆穴
化痰强穴、远离嗜睡困扰
风池穴
治各种风证
风府穴:抵御风邪
风门穴
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适用于感冒、颈椎痛、肩膀酸痛等
风市穴
治风证、失眠、腰酸、腰胀痛
肺俞穴
外散肺腑湿热之气,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浮白穴
治熬夜、失眠造成的白发
伏兔穴
治心跳过快、心慌及调节心脏功能、腰痛膝冷、下肢麻痹
G公孙穴
治消化不良、胃反酸、妇科病
光明穴
眼病、慢性头痛
关冲穴
治心里堵得慌、晕车、咽喉痛、急性咽喉炎
关元穴
强健身体、益气补肾、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肝俞穴
散发肝脏之热
膈俞穴
主管全身血液,散热化血、养血和营、理气止痛
“膏肓能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及梦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
H后溪穴
治耳疾、各种汗证、咽痛、腰痛、脊椎痛,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爱落枕、癫痫引起的抽搐
合谷穴
包治百病的万能穴
华盖穴
调节肺脏
环跳穴
治高血脂、水肿、静脉曲张
会阴穴的位置在阴部,男性在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在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经常艾灸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之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
艾灸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脱肛、肛周脓肿、白带异常、阴道脱垂、彭突及其它妇科病、尿频、前列腺炎等症。
李时珍说:“此脉才动,百脉俱通;一通百通有全坤”。
J交信穴
治月经不调、崩漏、泄泻、大便难
巨髎穴
治面部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中风、嘴肿、嘴破
颊车穴
治牙痛、口眼歪斜(面部神经麻痹)、睡觉爱咬牙、磨牙
解溪穴
通络祛火、放松身心、改善脑供血不足
肩井穴
治痛证、乳腺疾病、淋巴结核
间使穴
治老年痴呆、失眠、健忘、神志不清
肩贞穴
治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肩周炎
极泉穴
治抑郁、心里紧张、经常咽干,烦渴,心火比较旺、淋巴结核、上肢不遂、心律不齐、给心脏供血
京门穴
胆经上的补肾大穴
经渠穴
每天都能补充一点精力
脊中穴
壮阳益气、补益脾胃
筋缩穴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小儿抽动症、癫痫
巨阙穴
调节心脏,治疗胃下垂
鸠尾穴
驱散心中闷气
厥阴俞
外散心包之热,宽胸理气,活血止痛
K孔最穴
治感冒引起的嗓子痛、发烧不出汗、痔疮
昆仑穴
治感冒、膝盖发凉、血压高、眼睛酸涩、老花眼、腰腿痛、足跟裂、足跟痛
L梁丘穴
治急性病、胃酸、膝肿痛、下肢不遂
厉兑穴
治爱做噩梦
漏谷穴
治不消化、男性前列腺问题、腿肚子酸痛
劳宫穴
治上楼气喘、中暑、晕车、口臭
清冷渊穴
治上火而头痛、头胀、发热、心里烦躁
列缺穴
治偏头痛、落枕、小儿尿床、成人前列腺疾病
廉泉穴
治喉咙、口腔的毛病
蠡沟穴
治瘙痒、痛经,调和肝胆上的病
N内庭穴
治牙痛、咽喉痛、鼻出血、祛胃火
内关穴
治与心腑相关的病
女福穴就是给女人带来福气的大穴。它位于外踝前侧约一寸的地方,肌肉微凸,极易辨认,可以用压痛法取准,也就是哪里最敏感、最痛就压哪里,每次按8分钟,酸胀感越强烈越有效。女福穴止痛效果好,对于妇科疾病的一切疼痛,如痛经、产后子宫收缩疼痛,以及女子许许多多莫名其妙的疼痛等,都有显著疗效。
臑会穴
治肩膀痛
M命门穴
改变“先天之本”的第一步:固本培元、强健腰膝
P偏历穴
治面部神经麻痹、脑中风、前列腺和泌尿系统感染
脾俞穴
调理脾胃
痞根穴
健脾和胃,理气止痛;主治:痞块,腰疼
膀胱俞穴
所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膀胱之背后俞穴。
Q丘墟穴
治嗓子红肿、咽喉肿痛、牙痛、眼睛发红等上火之症
曲泽穴
治长期堵闷、急性胃痛、急性胃肠炎
郄门穴
治急性乳腺炎、急性心绞痛、心动过速
前谷穴
治头后部痛、眼睛胀痛、耳鸣、手心发热、手心出汗、腮腺炎等热证以及流黄涕的那种慢性鼻炎、鼻窦炎
青灵穴
肩臂不举衣难穿,头痛胁痛点即安,青为疼痛灵为验,就在肘上三寸边
曲骨穴
专治男性前列腺方面的疾患
曲泉穴
祛湿热,治肝肾阴虚
曲池穴
降血压、祛痘痘、治皮肤病、明目
气海穴
升发阳气、治腹泻、体质虚寒
气冲穴
肠鸣腹痛、疝气、妇科、阳萎、阴肿、手脚冰凉。
期门穴
疏肝理气、做深呼吸养肺
晴明穴
治包括近视在内的任何眼疾
气海俞穴
所属足太阳膀胱经;升发阳气。
R然谷穴
治糖尿病、烦躁口干、咽喉肿痛、遗尿、遗精
人迎穴
缓解心理压力、降高血压、祛斑、祛黑眼圈
日月穴
有胆囊炎、胆结石
S束骨穴
治脑鸣、头痛,防感冒,通鼻窍,防止脚寒凉
申脉穴
治腿抽筋、癫痫、身上老发紧
水泉穴
治膀胱炎、小便不利、前列腺疾病、月经不调
四白穴
治黑眼圈、老花眼、眼睛痒或胀痛、三叉神经痛
水道穴
治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小腹胀痛、小便不通
商丘穴
人体自有的消炎大药
三阴交穴
治肝、肾、脾上的病症及妇科病
率谷穴
治消化不良、酒后头痛、肚子不舒服
渊腋穴
治乳腺增生、肋间神经痛、腋窝出汗
少商穴
治急性咽喉肿痛
少泽穴
治乳汁不足、小儿打嗝儿、溢奶
肾俞穴
所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肾之背后俞穴;
少府穴
治疗先天心脏不好、头颈痛,还有脑部充血所引起的眼睛红赤、眼睛痛、鼻黏膜充血,以及手脚老爱热,睡觉的时候总蹬被子,心痛、心悸、惊恐,小便不利,尿失禁,梅核气(像老有痰似的堵在嗓子这块)
神门穴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源性的哮喘、失眠、受惊后失眠(就是受到惊吓以后,老想睡觉,恐惧了)、癫痫、腕关节炎、饥不欲食、头痛眩晕、血压高
少冲穴
治心火大、特别爱烦躁、老想喝点儿凉的东西、心痛、胸胁痛、昏迷、喉咙疼痛
少海穴
降火补肾、夜里比较热燥、出汗、心痛、心脏疼痛、手臂麻、手颤、心脏疼痛、手臂麻、手颤、手痉挛、失眠、两肋痛、牙龈老肿痛、心烦上火、耳朵老响、起急
水分穴
分清泌浊、利尿消肿、消除慢性炎症
神道穴
缓解心脏供血不足、心绞痛等心脏不适
身柱穴:小儿的保命穴
素髎穴
主治鼻炎、鼻塞、流鼻血
石门穴
避孕、消腹胀、调理月经
神阙穴:强壮脾胃和体质
商阳穴
人体自有开塞露、治疗耳聋、齿痛、咽喉肿痛、手指麻木、昏迷等疾病。
水沟穴
治中暑
三间穴
咽喉肿痛、牙痛、腹胀、眼痛
手三里穴
治头面肿、上身肿、腰膝痛、肠胃功能不好、过敏性鼻炎、身体虚弱
下巨虚
治肚脐眼边上痛、肠鸣、腹痛、泄泻、便秘
上廉穴、下廉穴
清肠、治便秘:
三焦俞穴
外散三焦腑之热
T天柱穴
明目醒神、降血压、防治颈椎病、感冒
1太溪穴:全身第一大补药
头维穴
快速缓解头痛、头胀、发懵、眉棱骨痛、太阳穴痛
天枢穴
治胃肠炎、腹泻、便秘
条口穴
治肩膀发沉、肩周炎、肩膀痛、食指痛、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太白穴
治睡觉流口水、舌两边有齿痕、消化不良、手脚冰凉、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糖尿病等脾虚引发的病
听会穴
治耳鸣、耳聋、面瘫
太冲穴:排毒要穴
天池穴
乳腺系统疾病、淋巴结核、胸闷、止咳
天井穴
治淋巴结核
天牖穴
治耳聋、耳鸣、肩颈痛、落枕
天府穴
治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经常流鼻血等鼻部炎症和皮肤过敏
太渊穴
心脏跳动异常、早搏、房颤、静脉曲张、脉管炎等血管疾病
天窗穴
双向调节血压、明目聪耳
听宫穴
治耳鸣、耳聋、止牙疼
通里穴
沟通心肾;主治心病,受惊造成的突然失音、神经性腹泻、倦言嗜卧、老爱后悔、四肢沉重、热证脸肿
陶道穴
让人快乐高兴、调气血的万能穴、治慢性支气管炎的消炎穴
天突穴
慢性咽炎、咳嗽、哮喘、咽喉疼痛
通天穴
主治:头痛,目眩,鼻塞,鼻衄,鼻痔,及急、慢性鼻炎等
天冲穴
治情绪激动导致的头痛、惊恐、癫痫
天宗穴
升发阳气、舒筋活络,理气消肿
天容穴
治耳聋、耳鸣、消梅核气、美容、咽喉肿痛、颈项强痛
天泉穴
治胸闷气短、咳嗽、理气化痰、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太乙穴
胃病、心烦、癫狂
瞳子髎穴
治各种眼疾、祛鱼尾纹
W委中穴
降血压、治腰背痛、脑后头痛、足跟痛
委阳穴
降血压、治腰背痛、脑后头痛、足跟痛
外丘穴
头疼、乳腺疼等胆经循行线上的急症
外关穴
打通胆经、缓解坐骨神经痛、腰痛、肋骨痛、肩膀痛、头痛、落枕
腕谷穴
强化督脉之气:祛身体湿热、治疗糖尿病、便秘
温溜穴
祛除寒邪、消肿止痛、安神通腑
胃俞穴
外散胃腑之热。
X下关穴
治耳鸣、耳聋、三叉神经痛及胃经、胆经疾患
陷谷穴
治鼻炎、胃下垂、头痛、太阳穴痛
悬枢穴
调节三焦
血海穴
专治瘙痒、调节血液循环
悬颅穴
治头晕目眩
膝阳关
治膝盖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膝关节炎,下肢瘫痪等。
悬钟穴
头痛、腰痛、颈椎病、关节炎等与骨头有关的疾病
行间穴
出现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心火旺的症状
消泺穴
祛湿化痰、头痛、臂痛
侠白穴
治肺气不足造成的经常恐惧、心跳过速、肋间神经痛
小海穴
治耳聋、耳鸣、牙龈肿痛、牙龈总流血
心俞穴
外散心腑之热,主治心经疾病
下巨虚
治肚脐眼边上痛、肠鸣、腹痛、泄泻、便秘
Y涌泉穴:肾经第一神药
阴谷穴
治颈椎病、生殖系统疾病、腹痛、腹泻
阴市穴
治血糖过高、腿膝痿痹、屈伸不利
阳交穴
头疼、乳腺疼等胆经循行线上的急症
隐白穴治各种出血症、慢性鼻炎
液门穴
治眼干、嘴干、咽喉痛、嗓子干、身体发热、疲劳
阳池穴
激发身体阳气
龈交穴
藏在嘴里的穴位
翳风穴
治耳聋耳鸣、牙痛、头晕、偏头痛、口眼歪斜
云门穴
排出体内浊气
阳谷穴
升发阳气:降血压、治头晕、牙痛、口腔溃疡以及头肿、头胀、三叉神经痛
养老穴
防治所有的老年病、充养阳气
鱼际穴
治心里有火、夜间爱咳嗽、比较烦热、睡不着觉、小儿肠胃不好
渊腋穴
治乳腺增生、肋间神经痛、腋窝出汗
阳溪穴
改善头部、眼部供血;明目、治疗眼睛酸涩、眼睛胀痛
腰俞穴
治腰痛
腰阳关
补肾强腰、治腰痛和男性前列腺方面疾患及妇科病
悬枢穴
调节三焦
哑门穴
治疗聋哑
玉枕穴
升清降浊;主治:头项痛、目痛、鼻塞
印堂穴
开窍醒神、美容、治晕车、胃痛、恶心、过敏性鼻炎
阴包穴
疏通淤塞气血,治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
阴郄穴
治急性病发作、盗汗、恐惧、忧虑、悲伤,受惊
阳陵泉穴
治抽筋、扭筋、月经不调、岔气、肝胆有郁气
阴陵泉穴
祛湿,治各种炎症、水肿
Z攒竹穴
治眼睛方面的疾病和热证
至阴穴:正胎位
照海穴
治咽喉痛、慢性咽炎、失眠
筑宾穴
治痛风、结石、抑郁、癫痫
足三里
人体第一长寿之药: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中渎穴
治胆经淤塞、胆结石、胆囊炎
中冲穴
开窍醒神、祛热清火、心痛
中渚穴
治眼疾、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痛、耳痛、中耳炎、上火引起的突发性耳聋、耳鸣等耳鼻喉症状,肩膀痛、腰后面脊椎痛、膝盖痛、肩周炎、头痛、耳痛、牙痛、胃疼等痛症,手指蜷曲不能伸开
支沟穴
治便秘、肋间神经痛
中府穴
调治中气不足、预防心绞痛、治疗咳喘
支正穴
治头痛、目眩、癫狂、惊恐、手麻、颈椎压迫症、手不能握物、攥东西没劲儿、记性不好、扁平疣、脂肪瘤
长强穴
防治脱肛、痔疮,大补腰肾
中枢穴
健脾利湿、清热止痛、治胆系统毛病
中脘穴
胃脘痛、肠鸣、失眠、哮喘、消化不良
中都穴
肋骨痛、急性肝区痛、急性眼睛胀痛
紫宫穴
养护心脏
辄筋穴
养筋护肝、行气化淤
章门穴
利肝健脾,调五脏
子宫穴:经外奇穴。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鼻丸炎等。
中极穴
治疗早泄,月经不调
足临泣穴
主治:乳肿痛、胸满气喘、胆经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中风、神经官能症等。
扫描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杭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上一篇文章: 如何预防脂肪癌,防癌手册,人手一份
- 下一篇文章: 美女,你不保养子宫,擦什么化妆品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