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慢性病如此普遍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

中国已经确诊的慢性病患者接近3亿人,

而慢性病导致的死亡

已经占到中国总死亡的85%,

其中心血管病目前已成为中国城乡居民的

第一位死亡原因。

“血栓是隐蔽杀手,所有人都应具备防栓意识”

血栓是什么?

我们总说血栓,

那血栓到底是什么?

它是指在动脉或者静脉中形成血栓,

是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

(心脏病、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根源。

德国的RudolfVirchow教授

于年提出血栓形成三大要素:

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

该理论至今仍被认可。

动脉血栓——心梗、脑梗的根源

我们最熟悉的心梗、脑梗的根源

就是动脉血栓。

心梗:发病率上升,且日趋年轻化

心梗的全称是急性心肌梗死,

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

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目前国民心血管病中,出血性卒中有所下降,然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持续快速上升,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心肌梗死!

近年来,心梗在中青年群体中发病率不断攀升,且日趋年轻化,与他们精神压力过大、持续熬夜、饮食不节、运动量少、嗜烟、酗酒等有很大关系。

脑梗: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

脑梗和心梗一样,

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

高死亡率而臭名昭著!

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

总结了一些经验,

特别是当出现以下的症状时,

一定要警惕了:

双下肢出现无法消除的浮肿

出现健忘、记忆力低下

出现舌头麻、口歪眼斜

一侧肢体麻木或使用不便

年轻男性出现脱发

皮肤出现黄色脂肪瘤

一段时间内经常哈气连天

突然出现头痛、眩晕、肢麻、胸痛、心悸

或一过性晕厥等

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根源

心梗、脑梗等这些病我们现在越来越熟悉,

这些都是和动脉血栓有关,

相应地也有静脉血栓(也叫深静脉血栓),

而且静脉血栓比它更可怕。

1、静脉血栓是最隐蔽杀手,发病后根本没有抢救时间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吴巍巍说:“80%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病前都没有症状,一旦发病往往情况就很凶险了。”

也正因为发病绝大部分的静脉血栓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发病后根本没有抢救时间!静脉血栓如果突然脱落,来到肺动脉处,将肺动脉严严实实地堵上,人会迅速死亡,其速度远远快于心梗,根本没有抢救和挽回的时间。

2、任何年龄、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但很少有人了解静脉血栓

不要以为血栓只是中老年人的疾病,血栓在任何年龄段、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王辰提醒,生活中静脉血栓离我们并不远,比如:

玩电脑时间过长,突然胸闷、猝死,大部分就是静脉血栓发病引起的肺栓塞。

有些老年人爱打麻将,长时间坐着,也很容易出现血栓。

另外还需要注意“经济舱综合征”,如果连着坐两个小时的经济舱不动,也容易形成血栓。

最重要的是,大多数人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有一定认识,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静脉血栓栓塞症。

3、静脉血栓覆盖广,近年发病越来越高

阮长耿介绍:除了遗传因素外,手术患者、创伤病人、肿瘤患者、高龄人群、肥胖、吸烟、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人群、长时间住院患者等,都是容易被它“缠上”的高危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几乎所有住院患者至少存在1个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还有教师、司机、售货员、办公室白领等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风险也相对较大。

据统计,21世纪后国内静脉血栓诊断病例数迅速增加:各医院诊断病例数近年呈10~30倍增加;骨科住院患者总体发生率为25.5%~50%;重症监护病房、慢阻肺、肺癌、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达10%~30%……这些数据都表明,静脉血栓在我国绝非低发。

血栓最易“拴住”五类人

高血压人群

以前发生过血管事件、高血压、

血脂异常、高凝状态和高半胱氨酸血症的人群

要特别小心。

其中,高血压会引起小血管平滑肌阻力增加,

血管内皮受损,

增加血栓发生的几率

遗传人群

包括年龄、性别及一些特定的遗传特征,

目前研究发现,

遗传是最主要的因素。

肥胖和糖尿病人群

糖尿病患者具有多种促进动脉血栓

形成的高危因素,

这一疾病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的能量代谢出现异常,

使血管发生损伤。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

包括吸烟、不健康饮食和缺乏锻炼。

其中,吸烟会引起血管痉挛,

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长时间不动的人

卧床、长时间不动等

均是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教师、司机、售货员等

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

风险也相对较大。

远离血栓:最好的方法就是“动”

血栓是长在血管里的,而血液是流动的,任何减缓血液流动的行为,都会促进血栓的形成,这也就是RudolfVirchow教授所说的血栓形成要素中的血流异常。

久坐、翘二郎腿、没有运动习惯、血液粘稠、高血脂、喝水少等等这些,都可以减缓我们血液的流动。

生命在于运动!要想让血液流动起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一个字——动!

在所有的运动中,最简单的、适用率最高的就是步行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最好的运动是步行,特别提醒心脑血管病人。

1、长期久坐不动:最容易诱发血栓

坐在电脑前90分钟以上,会导致膝部血液流动减少50%,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伦敦血液病学专家贝弗利·亨特教授建议,使用电脑1小时就应该休息片刻,起身走动,伸伸胳膊踢踢腿,活动踝关节,拉伸小腿肌肉。

树立“久坐不动易患血栓”的观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是预防血栓必备方法!

2、走路:动起来,从头到脚防血栓

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运动之一,既简单易行,强身效果又好,不论男女老少,什么时候开始这项运动都不晚。

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怀特博士也提出:从进化论角度看,步行是人类最好的运动。在预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谢、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全身从头到脚的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积,防止血栓形成。

              

赞赏

长按







































头皮白癜风用什么药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kfal/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