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骶尾部畸胎瘤

医院

妇产超声诊疗科

刘影、周晓静

开立S60

孕妇尚某,31岁,孕1产0;停经22周首诊我院行系统超声检查。

早孕期外院胎儿NT检查未见异常,中孕期超声检查胎儿骶尾部混合性包块来我院就诊;无创DNA(—)。

胎儿骶尾部探及一巨大混合性包块,瘤体主要突出于体腔外,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回声不均,可见散在暗区脊柱连续完整,脊髓圆锥可见位置正常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包块内及周边血流丰富

包块内可见动脉、静脉血流频谱

胎儿骶尾部三维成像

心脏增大,下腔静脉增宽,提示充血性心力衰竭

单位:cm

胎头:耻上,胎位:ROP胸部:心脏横径:2.55,胸廓横径:4.36,心胸比例增大,四腔心可显示,(建议我院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心率约:次/分,心律:齐,目前双肺回声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腹壁未见明显裂隙,肝脏明显增大,肝内脐静脉走形未见明显异常。胎儿骶尾部探及范围约:9.88x11.05x8.05混合性包块,包膜完整,内回声不均,可见散在暗区,CDFI:包块内血流丰富。胎儿下腹部还可探及范围约:3.0x2.30x3.06混合性包块,边界不清,回声同骶尾部包块,侧动探头可见与骶尾部混合性包块相连;脊柱:脊柱连续完整;四肢:双上肢肱骨、尺骨、桡骨均可显示;双下肢股骨、胫骨、腓骨均可显示;CDFI:脐动脉血流频谱规则,S/D:3.67PI:1.22RI:0.73;颅内Wills环可见,大脑中动脉频谱规则,S/D:5.56PI:1.65RI:0.82;胎盘:前壁、后壁均可见胎盘回声,胎盘面积大、范围广,厚薄不均,0级,最厚处约:2.53,最薄处约:0.39,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约:14.36;脐带:脐带胎盘插入部位于前壁上缘胎膜上脐带及血管:动脉2静脉1;羊水指数:27.42羊水透声可;超声提示:1.宫内孕单活胎ROP2.胎儿骶尾部畸胎瘤3.胎儿肝大4.胎儿心胸比例增大5.胎盘面积大、范围广、薄厚不均6.羊水多7.帆状胎盘不除外

胎儿骶尾部畸胎瘤(sacrococcygealteratoma)发生在腹膜后,位于骶尾部的腹侧面,是最常见胎儿先天性肿瘤之一,占所有胎儿肿瘤的50%,活产儿中发生率约1/~1/。女性发生率是男性的4倍,恶性者男性多见。本病为散发性,但也有遗传类型的报道。

骶尾部畸胎瘤起源于胚胎原条的原结或Hensen结。原条是在受精后的第14天在内外胚层之间形成的细胞索,由此发育成中胚层。由于中胚层的迅速增生,原条越来越位于胚盘的尾侧,其比例也越来越小,正常情况下原条及原结最终消失。当原结不消失而持续存在时,可在骶尾部形成畸胎瘤。由于原结内含有多能干细胞,因此肿瘤组织可包含有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来源的各种组织。

根据肿瘤的部位以及肿瘤伸向腹腔内的程度,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

A:I型;B:II型;C:III型;D:IV型

I型:肿瘤瘤体主要突于体腔外,仅小部分位于骶骨前方;

II型:肿瘤瘤体显著突于体腔外,但也明显向盆腔内生长,伸展;

III型:肿瘤瘤体突于体腔外,但肿瘤的主要部分位于盆腔和腹腔内;

IV型:肿瘤仅位于骶骨前方,不向体腔外突出;

骶尾部畸胎瘤在宫内常可以长得很大。组织学上绝大部分为良性(约占80%),恶性者仅占12%,但恶性者中肿瘤完全位于腹腔内者(IV型)比I型多见。由于肿瘤在宫内可生长得很大,经阴道分娩时可发生难产。约18%骶尾部畸胎瘤可伴发其他畸形,文献报道的有脊柱裂、无脑畸形、腭裂、食管闭锁、十二指肠闭锁等。

1.由于骶尾部畸胎瘤组织成分复杂,回声也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实质性、囊实混合性及以囊性为主的肿块图像;

2.肿瘤常较大,从骶尾部突向体外,在臀部形成较大肿块,文献报道其平均直径可达7-8cm,最大直径可达25cm以上;

3.位于盆腔内、骶尾部前方的肿瘤部分有时显示困难,尤其IV型肿瘤不突出于臀部,均位于盆、腹腔内,若肿块较小,易漏诊,其他类型的肿瘤腹腔内部分较小者,显示辨认难度增加,可沿着肿块向体内的伸展方向追踪探查,大部分能明确诊断;

4.以囊性为主的畸胎瘤超声不易漏诊,囊内容物主要为出血、坏死、液化,也有含清亮囊液的囊肿,此类囊液常为脑脊液,由肿瘤内脉络丛组织产生。较小的以实质为主的畸胎瘤易漏诊。如为单纯囊性畸胎瘤,应特别注意与脊膜膨出相鉴别,仔细检查脊柱的完整性及脊柱位于肿块的后方是鉴别诊断的要点,脑内有无异常是与开放性脊柱裂鉴别的要点之一。与闭合性脊柱裂的鉴别主要是依靠脊柱超声特征来区别,部分病例鉴别诊断相当困难。此类型的囊性畸胎瘤与脊柱前方脊膜膨出鉴别相当困难。

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显示肿块内血流丰富,其供血动脉常来自骶正中动脉,伴有动静脉瘘者,血流速度明显增快而出现五彩血流,频谱图上可出现典型高速低阻血流频谱。

在评估瘤体血流供应,心血管受损程度方面,产前超声明显优于MRI,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血流成像可以准确显示瘤体内供血情况,动态监测心脏功能,及时评估胎儿贫血。与超声相比,MRI能提供优越解剖分辨率,充分显示畸胎瘤在盆腔及腹腔内延伸,以及对周围组织压迫。其中骶尾部畸胎瘤压迫膀胱出口引起泌尿系梗阻并发症最常见。另外,腹、盆腔肠管内胎粪在T1加权像上呈现特征性高信号,有助于清晰显示肠管边界及受压移位程度。

6.由于肿瘤血液供应丰富,生长迅速,肿瘤出血,动静脉瘘形成可导致高心排血量心力衰竭,可出现胎儿水肿,羊水过多,胎盘增大。

7.肿块可压迫膀胱,使膀胱向前移位。压迫膀胱流出道可导致膀胱出口梗阻而出现相应表现,压迫泌尿系统其他部位也导致泌尿系统慢性梗阻,严重者可导致肾发育不良,压迫肠道时可导致肠道梗阻。

8.合并畸形表现,如无脑畸形、脊柱裂等。

9.从胎儿臀部突出的较大肿瘤还有脂肪瘤、血管瘤、横纹肌瘤、肉瘤、骶尾部脊髓脊膜膨出等,超声图像上有时区别困难。

10.部分病例羊水中甲胎蛋白(AFP)含量升高。

胎儿骶尾部畸胎瘤预后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大小有关。I型无转移,预后较好,恶性畸胎瘤预后差。所有病例出生后都需要手术切除。一般来说,肿瘤实性成分较多、肿瘤越大或生长迅速,肿瘤内动静脉瘘形成或充血、出血引起胎儿心力衰竭、水肿、喷血,预后较差。肿瘤实性成分较少,肿瘤较小预后良好,出生后手术切除成功率高。肿瘤明显突入腹腔者,手术难度加大,可引起神经损伤而导致患儿大小便失禁。肿瘤虽然多为良性,但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肿瘤有恶性倾向,最终可转化为恶性肿瘤而出现转移。因此,应在出生后尽早完整切除,手术延后或切除不完全,均有恶变可能。据报道,出生后2个月内恶变转移者约为20%,4个月后达80%。

本病多为散发性,少数为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偶可见染色体7q畸变。

典型的畸胎瘤呈混合回声改变,内可有钙化、液化、脂肪等多种组织成分并存,较容易鉴别。而I、Ⅱ、Ⅲ型的囊性骶尾部畸胎瘤需与骶尾部脊膜膨出相鉴别:骶尾部畸胎瘤的骶尾部脊柱排列是完整的,瘤体与脊髓的硬膜囊界限清楚,瘤体与椎管不相连通;骶尾部的脊膜膨出通常与脊柱裂同时存在,通过骶骨局限性的骨质缺损与椎管相通,严重者胎儿颅内结构也会出现异常。女性胎儿IV型骶尾部畸胎瘤应注意与卵巢畸胎瘤相鉴别:前者瘤体凸入盆腔部分一般位于膀胱及直肠的后方、脊柱前方;后者瘤体大多位于膀胱侧上方或一侧,通常位于直肠前方。实性的骶尾部畸胎瘤通常需要与胎儿臀部突出的较大血管瘤、脂肪瘤、横纹肌瘤等相鉴别,这些肿物与骶尾骨关系不大,大部分呈实性偏高回声。

1.李胜利主编《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

2.中国实用医刊段晓晓,王睿丽,袁建军对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价值0./cma.j.issn.—..03.

3.RychikJ,TianZY,ed.袁丽君,曹铁生,段云友,主译.胎儿心血管超声影像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4.刘欣友,胡丹旦,胡萌超声对胎儿骶尾部畸胎瘤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8):..

5.陈欣林、杨小红、伍玉晗;对产前超声和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胎儿畸胎瘤的联合应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0,第33卷第10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kfal/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