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外用,疗效卓著

看曾奶奶频道,选择曾氏调养堂治未病,让天下无病!

(杨教授或)

中医理论与实践

丁桂外用,疗效卓著

——李古松经验介绍

丁桂散,由丁香、肉桂二味等分研末而成,为民间验方,习用于外疡属阴寒之证者。

家父李古松老中医,外用丁桂散,颇有独到之处。每与它药相伍,治外伤诸症,多有效验。

伍活血药,以治跌打损伤

丁香、肉桂,芳香走窜,皆为辛温之品,能理气通络,温散寒凝,若与活血药相伍,则祛瘀消结之效益彰。

家父每将丁香、肉桂与乳香、没药、血竭同用,名加味丁桂散,用于阴证初起,寒凝血滞者,及跌打损伤,停瘀络外者。

例:陈×,男,34岁。雨夜骑车,失慎跌仆,右胁肋为车把撞击,已历3天。经摄片,未见肋骨骨折征象。自诉局部疼痛,每于膀臂活动及深呼吸时尤剧。查:局部青紫微肿,压痛明显。此为外伤少阳络脉,血瘀气滞,不通则痛。

拟复元活血汤加减:柴胡10克、天花粉12克、当归10克、炮山甲10克、桃仁10克、苏木15克、红花8克、丝瓜络10克、小青皮8克,水煎服。外贴膏药,撒以加味丁桂散。5天后,肿消痛止,肤色如常。

伍化痰药,以治痰核瘰疬

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皮下脂肪瘤等,中医每视为痰阻经络为患。

临床上,家父以加味丁桂散掺入生半夏、生南星末,撒布于膏药外敷。吾亦曾以此治数例皮下脂肪瘤患者,辄获良效。父曾诲云:“此等病患,乃由痰凝气滞、血瘀络阻,非半夏、南星等,痰浊不化,再以乳没化瘀,丁桂辛散,庸能不奏奇效?”

例:张××,女,47岁。素体丰腴,偶于沐浴时见腹部有皮下结块两枚,大者若蛋,小者如枣。惶惶自恐,医院治疗,诊断为皮下脂肪瘤。然畏惧手术,乃复于家父处调治。观其形体,痰实内盛,痰阻经络,遂呈此症。

予二陈汤加味内服:陈皮8克、制半夏10克、茯苓10克、炒白芥子15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海浮石15克、大腹皮10克、丹参15克。外用加味丁桂散,加生半夏、生南星末,撒布于膏药外贴。方进10帖,药敷5次,竟获全瘳。

伍逐水药,以治急性骨髓炎

下肢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往往表现为下肢漫肿光亮,肤色如常,或微微泛红。家父认为,此乃水湿热毒下趋,侵蚀骨骼为患。逐水祛湿,为其治则之一。

临床上,以少量辛香走窜之丁桂,伍甘遂、大戟、芫花等外用,俾诸药直达于内,收逐水祛湿、挽危达安之效。

=========================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为曾乐老师原创,著作权属作者所有,所有图片选自网络,著作权属原作者所有。欢迎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请长按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ysbj/1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