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诊断脉法第六章全息诊断脉法详解

第六章全息诊断脉法详解

第一节

全息脉象通用图谱

(1)

全息诊断脉法以全息图像立论,三指之下,考察人体山川河流,以推人体气血流通玄奥。

所以脉图是全息脉法的重中之重。

脉象取用,有浮、中、沉三个主要层次,代表的是仰卧的全息人从最高层到最底层的身体结构信息。

全息脉人仰卧图

脉象在外观上就有虚实浮沉的区别。

以手大筋为准,高于大筋水平的部位为太过,为瘀滞肿胀。有局部凸出的属于血管淤阻,膨大变形;整体突出的是痰湿或水湿瘀滞而显肿胀。低于大筋的部位为不足,为气血亏虚、无力、寒。大筋绷紧突出的为肝虚血寒,脾胃失调。

看不见的信息隐藏在皮肤之下,不同深浅层次的信息,切脉时的用的指力不同,越浅越轻,越深越重。轻按如羽毛覆地,重按要直至骨面。用力时先由轻渐渐加重直至骨面,再稍稍回力,渐渐回到皮肤表面。反复来回几次,其间又要杂以上下(寸为上,尺为下,以此定上下)左右四个正方向以及四个斜方向,仔细探寻、揣摩。指下有何动静,地形如何?自然一一分明。

全息诊断脉法详解

第一节

全息脉象通用图谱

(2)

全息诊断脉法是一部血管脉法,所有问题皆可看成是由血管演化而来,所以几乎所有的脉象都建立在对血管的观察和描述上。血管的成像规律分为独立成像和集合成像。指下触觉可以分辨的血管,独立成像,例如解剖可见的大大小小的动静脉血管,尤其是动脉血管。肉眼无法看见的毛细血管,指下也不能分辨,由其内容物和包裹物决定其集合成像。

血管独立成像脉图:

《濒湖脉诀》绝大多数讲的是血管独立成像的表现,我们可以来仔细看看。排列的顺序重新改变了一下,便于和上面的图配合。

1、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表层血管显现,轻轻触摸即可感觉,主全息脉人上方体表情况。

2、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隐指豁豁然空《脉经》。崔紫虚云:形大力薄,其虚可知。虚脉,血管内血液太少,心脏动力又不足,指下感觉空虚无力。

3、细脉,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脉经》。脉如细线,指下细看可辨,属于局部血管寒凝渐起,虽不显痛按之则有。至弦脉即痛现。

4、濡脉,极软而浮细,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脉经》,如水上浮沤。帛浮水中,重手按之,随手而及之象《脉诀》,水面浮绵力不禁。本是痰湿实症,血管粗大浮现,后(梗塞)转实为虚,血管内里空虚,徒有其形。指下触之柔软如无骨,中风后遗之症。

5、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脉经》,涣漫不收(崔氏),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血管里气血似通非通,似有似无,指下散乱不均。

6、微脉,极细而软,按之如欲绝,若有若无《脉经》。脉位表层已经虚陷,需用极微的指力探寻,才能感知一二,稍重即消息断绝。

7、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脉经》。按到底,指下无物,稍回手即有,动而无力。体腔内的血管已经空虚无力了。

8、洪脉:脉来汹涌,触之粗大,谓之洪。有力为实,无力为虚。轻盈为血清,浊重为血稠易梗。偏弦为寒,偏滑为热,偏芤为血少易瘫。弦、滑、芤、急同出为出血或失血。

9、实脉:浮沉皆得,脉大而长微弦,应指愊愊然《脉经》。实脉,血管内有形的物质太多,指下感觉充实胀满,这种脉或是痰湿太盛,或是积食难化,或是大便秘结,或是水湿滞留,都是实症。

10、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痰湿凝于体腔内大血管,指下触之沉而有力。

11、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动《脉经》。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伏为肠胃里寒,积痰或积食,指下沉中见隆起,异动,偏弦为寒、偏滑为湿热。体腔血管之中寒痰淤阻。

12、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脉经》,寒则牢坚里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皮薄肉瘦,血管粗大可见,指下如见粉条。肝寒之症,伤脾久矣。

13、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脉经》。中空外实,状如慈葱。芤,慈葱也。芤脉,多见于大出血之后的脉象。多因血崩、呕血、外伤性大出血等突然出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无以充脉。或因剧烈吐泻津液大伤,血液不得充养,阴血不能维系阳气,阳气浮散所致。若失血、伤液之后,血管自敛,或经输血、补液等而阴液得到补充,则往往不再现芤脉。

14、动脉:于整体脉势中独见一处单独搏动脉形,或圆如小豆,或比豆形稍长。偏圆为动脉血管瘤,偏长为动脉血管或相应器官的管道部位阻塞。脉位或浮或沉,各部都有可能出现。

15、迟脉:人一次呼吸(以健康的医生本人为参照)脉搏动5次为常态,常人3次为迟,人极虚弱,心脏搏动无力的缘故。但是有些练功有素的人,在寂静之中心跳非常慢,一息3次以下也是有的。

16、缓脉:人一次呼吸,脉搏4次为缓,运动有素或练功的人4次为常。

17、数脉:人一次呼吸,脉搏6次为数,6以上为急,唯婴幼儿一息6-9次为常。

18、促脉:脉数而偶然停顿为促。

19、结脉:脉缓而偶然停顿为结。停无定数,快慢皆有为心率不齐。无故心跳如击鼓,为早搏。

20、代脉: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仲景语,危症,本人无经验,不能妄谈)。

22、滑脉:正常脉动,三指指下起伏一致,唯力道差别而已,滑脉为动脉之旺相、异相,三指指下起伏有序,此起彼落。

来盛去缓来盛去衰来弱去弱

a、整体滑脉:静脉毛细血管大量淤堵(寒淤、痰淤、血瘀),动脉毛细血管来盛去缓,血无出处,鼓荡而起,如浪头依次从三指下通过,三指指下起伏各有先后,如珠滑行,其脉象为整体之滑脉。这种情况因为动脉内集中了比较多的动脉血,必定使人身热,烦躁,属实症。整体滑脉的程度不一定是全身一致的,可偏上、偏中、偏下、偏左或偏右,以淤堵的实际情况来定,所以热相的部位也是有分别的。

b、局部滑脉:若淤堵发生在动脉血管,在淤堵点的近心端鼓包形成局部滑脉,滑动不定。其脉象明显表现为变形的血管形状,其占位开始一般在寸、关、尺某一部之内,淤堵非常严重的滑像占位可延伸至其他各部,局部滑脉就转为整体滑脉了,这时候往往脉位血管曲张变形可见,甚至可形成动脉夹层。局部滑脉的热相往往局限在发生淤堵的近心端部位。

c、内出血滑脉:动脉血管某处破裂,血压下降,动脉血鼓荡而来,短暂压力支撑,势头一过,血压立即衰落,形成滑像,滑中带急、弦,属虚证。女子崩漏,也同此脉。内出血滑脉是失血症,因此不会造成热相的出现,相反,如果失血过多、过快,血压急剧下降,会使人出现诸如心慌、眩晕、无力、冷汗、手脚冰冷的症状。

d、月经脉:健康女子来月经前、中、后期,身体为准备受孕,子宫内膜气血调用量大,也形成滑脉。唯血虚、血寒、血瘀、痰湿盛者滑像不容易显现,严重者形成闭经,在调理过程中可恢复滑脉,月经也相应恢复正常。正常情况下在排卵前后体温略有升高,约0.3-0.5摄氏度。

e、孕脉:女子有孕,胎盘新成,脐动脉较发达,引来较多新血。而静脉系统尚不能适应,来旺去缓,如珠滑行,形成滑相,小腹坠胀。在正常情况下随胎儿发育,胎盘逐渐增大,到三、四个月左右,血管阻力逐渐减小,滑像减弱。此为生理性滑脉,一般不为病,但滑相太过为淤堵,滑相不及甚至脉位涩冷为气血亏虚,都为带病,对胎儿不利。三、四个月后滑像不减为反常,提示静脉系统瘀滞,也为病。怀孕后,体温会延续之前的排卵后温度。体温偏低视为不正常,尤其要用手检查小腹的温度,子宫的温度与其他地方的温度低,要警惕胎儿发育不良。

23、弦脉:弦为寒,主血管收缩、抽紧,所以又主肝。弦形如弓之细线,紧绷。可长可短,各部可见。细弦为血少而寒凝,粗弦为瘀而胀紧。细弦而左右弹为恐惧不安,弦紧而上下搏为寒痛。寸关同弦为背痛,关尺同弦为腰疼,三部弦、紧、沉、不细为强制性脊柱炎,左右关主脉或左寸、关、尺三主部弦、紧、浮、细或为精神上的问题,主个性敏感、纠结、偏激等,比如癫痫症。

24、紧脉:紧为寒凝,致使肌肤组织收缩。弦紧表示寒积在血管,如果主要是由肝血亏虚所致,则成线形,血的多少决定线的粗细。如果主要是由肠胃瘀滞引起则成条状胀紧。如果是痰湿淤塞于微小血管所致,则表现为区域性肌肤绷紧发硬。

25、长脉:不小不大,迢迢自若(朱氏)。如循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素问》。长有三部之长,一部之长,在时为春,在人为肝;心脉长,神强气壮;肾脉长,蒂固根深。《经》曰:长则气治,皆言平脉也。

26、短脉:两头无,中间有,不及本位,乃气不足前导其血也。『体状相类诗』两头缩缩名为短,涩短迟迟细且难。短涩而浮秋喜见,三春为贼有邪干。(涩、微、动、结,皆兼短脉)『主病诗』短脉惟于尺寸寻,短而滑数酒伤神。浮为血涩沉为痞,寸主头疼尺腹疼。(《经》曰:短则气病,短主不及之病)。

27、革脉:弦而芤(仲景),如按鼓皮(丹溪)。仲景曰:弦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抟,此名曰革。男子亡血失精,妇人半产漏下。肝寒肾寒,皮紧肉紧血虚,血管也是空而紧,寒实在重也。

28、涩脉:『体状诗』细迟短涩往来难,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沙容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主病诗』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寒湿入营为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寸涩心虚痛对胸,胃虚胁胀察关中。尺为精血俱伤候,肠结溲淋或下红。(涩主血少精伤之病,女人有孕为胎病,无孕为败血。杜光庭云:涩脉独见尺中,形同代为死脉。)

涩为血少,为虚,为酸,为冷,主麻木,又为炎症。其形态特殊,为极细的沙粒样粗糙感或麻涩感,以点数少、平铺、不动为轻,若涩点密布、有高度、有动感为重症,再加上刺手、有攻击性就更不好了。

涩脉是全息诊断脉法中特殊的一个概念——即西医认为的炎症。涩脉可存在于其它任何脉象之中,从伤风感冒到癌症肿瘤,无一不存在它的身影。

涩脉的形成,在于静脉毛细血管与动脉毛细血管交汇之间。淤堵首先发生在静脉毛细血管,导致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各种酸性物质浓度超过极限,损伤到静脉毛细血管,引发轻微水肿和炎症。此时表现的症状是轻微的胀感、压痛感。脉象是微涩。如果淤堵持续发生,炎症也持续扩大、加重,症状也会加重,脉象更涩。如果淤堵到一定程度,炎症加重,波及到动脉毛细血管,引起动脉毛细五血管甚至小的动脉变形,疼痛就变得可以自我觉察,脉象涩中出现跳动感。

如果炎症持续的时间足够长,会引起结缔组织的损坏,甚至引发出血、溃疡,结缔组织变形、变异。这个时候,就有癌变的风险。脉象体现为明显的涩感,掺杂有刺手的感觉。当癌细胞处于潜伏期的时候,人只是感觉不舒服,比较疲劳,脉相还算在正常范围之内,涩脉虽多,还是呈平面分布,比较安静。但是等到癌细胞大量爆发的时候,涩脉转为动态,具有一定的高度,参差不齐,好像密集涌动的小尖刺。酸涩难忍的感觉可以透过病人手腕传导到腕下医生的手指。有时有攻击性的尖锐信号突然窜起伤人,殊为惊悚。医生或者某些敏感的人感染到重症病人的信息,也会形成强烈的病气涩脉,涩脉之中有大大小小的圆泡状涌动。范围分布比较广,人感觉到很不舒服。

涩脉是人体疾病发展的风向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对涩脉的研究是全息诊断脉法的重点之一。涩脉也是历来比较难以掌握的一个脉象,它介于动静之间,看脉时手指不要乱动,要在相对静止中体会,指下压力轻微上下浮动、左右探寻,在某个层面扑捉到了就定住它细看。观察涩脉要提防病气的侵袭。

全息诊断脉法详解

第一节

全息脉象通用图谱

(3)

28脉在全息诊断脉法中虽然还存在,但是除了一些常用的名词还在通用,其余更多的被转换成对人体地形图或者就是血管的直观描叙,我们力图从像的角度来解释物质、形态、特性的内在联系,并由此产生关联想象,在脑海中建立接近人体内部真实情况的图像。

大的血管成像比较好理解,因为多半会动,比较容易被觉察。毛细血管集合成像常以一定范围的某种形态出现,通常属于静态的相对固定的存在,反而容易被人理所当然的忽略。其实这种脉象对于微循环系统的体现是最全面的,这正是全息诊断脉法的精华之一。

毛细血管集合成像通用图谱:

1、痰湿脉/水肿脉/:指下以浮肿的果冻样物质为特征,有局部呈现的,有稀疏呈现的,也有密集呈现的,以及大范围整体出现。严重的肌肤呈透明状、水样,按之不起。偏寒、偏痰手感硬,偏气虚、偏水湿手感软。边界不明显。

2、囊肿脉/瘤脉/息肉脉/气泡脉:指下以囊状的包裹物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有高度,有不规则形的或近圆形的,边界较明显。囊肿脉、肌瘤脉为静态脉,息肉脉出现在胆囊位时常引起胆管堵塞,出现动态。肺大泡随呼吸有轻微的动态。血管瘤有明显的跳动。在显形阶段的肿瘤,其指下的大小与实际的大小比例是1:12,通过与仪器拍片的比对可以训练这种指感和换算能力。

3、皮下脂肪瘤脉:皮下脂肪瘤由痰湿体质变化而来,指下感觉和息肉脉类似,但是脂肪瘤一旦出现,其数量非常多,一般密密麻麻的小颗粒状出现在以尺肤为主的皮肤下,在身体其他地方出现的话就比较大,从芝麻大小、指甲盖大小到鸡蛋大小甚至更大,外观已经显形。其质地从软如果冻到硬如橡胶粒都有。皮下脂肪瘤为痰核,偏热质地较软,偏寒质地较硬。

4、结晶脉/结石脉/泥沙脉:这类脉象一般存在于肾位、输尿管、膀胱位和胆囊位,结晶态手感和涩脉类似,其实其成因正是因为涩脉状态即炎症长期存在。结晶逐渐长大,指感相应变得粗糙,渐渐出现颗粒感,提示结石形成。棱角分明的结石手感偏硬,,伴随涩脉存在,体感刺痛不适。有的结石表面会被器官分泌的粘性浆液包裹,变得圆润,指下手感硬中带柔。结石越大、越圆润指下手感越像奶茶里的珍珠粒,这个时候体感就不大会刺痛了,会经常腰酸。如果堵到管道,会引起积液,形成水肿脉或囊肿脉。泥沙样结石因其数量多,常常引起相关脏器变大、变硬,指下脉象同样可见。如见弦脉、涩脉伴生,往往说明里边有痛感,在继续发育。

(未完待续)

传播中医养生文化!传承中医养生技能!

长期招生、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培训人群:

1、从事或准备从事推拿按摩养生、美容美体行业的人员,医疗、社区理疗保健。

2、应、往届毕业生、待业青年、医务工作者、家政工作人员,对推拿、保健、按摩、针灸、中医、养生等相关知识爱好者,以及希望找到快速致富健康养生好项目的投资者。

3、曾在推拿、按摩、针灸、美容行业有过学习或工作经历,并想进一步提升中医知识,或基础不扎实技术不全面的,无从业资格证书的学员。

4、男女不限,年龄不限,不要求有任何医学基础。

教学方式:

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内部考核通过可免费实习)。多媒体教学配合实操。循环授课,随到随学。

培训时间:

全日脱产学习、业余周末学习。

收费标准:

1、全息脉法班:元。

2、特色无影灸班:元。

3、特色综合班:元,免费复训。(学时六个月)

联系方式:

-

潘老师:

上海养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欢迎您的加入!期待您的







































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
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woak.com/ysbj/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