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脊柱血管瘤
误区:在所有脊柱原发性肿瘤中,脊柱血管瘤一直饱受争议。大多数人提到血管“瘤”,就直接想到肿瘤。实际上,血管瘤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血管畸形,仅仅是被称为“瘤”而已。实际上,血管瘤如果“加上修饰字”,一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如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血管肉瘤。
约翰医生
温州市正骨协会会长主任医师
脊柱血管瘤(hemangioma):
是一种常见的病变,约占脊柱原发肿瘤的2%~3%。10%~11%正常人都有,也就是说,在国内约有1~2亿中国人有脊柱血管瘤,只是多数人没有任何症状,所以毫不察觉。多见于胸椎,97%无需处理。
大约仅仅3%的脊柱血管瘤需要治疗。这部分人会慢慢由无症状进展为有症状,称为脊柱侵袭性血管瘤。一般来说,这种侵袭性血管瘤进展也很缓慢,偶尔有突然加速的。它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其中多见于40岁以后。总的来说,即便是侵袭性血管瘤,本质上还是血管畸形,而非恶变。
治疗血管畸形,需要到血管外科就诊;而脊柱上的问题,则需要到骨科就诊,决定是选择手术(包括微创),还是选择放疗。在北医三院里相关科室密切合作。如果骨科医生发现,骨科问题不严重,就会将患者转到放疗科;而如果骨科方面的情况非常危急(骨折或者瘫痪的风险高),这时就会先骨科处理,之后按照病情,可能再转入放疗科做后续治疗。
根据临床表现,将脊柱血管瘤分类为:无症状无压迫、有压迫无症状、有疼痛症状、有神经损害表现(特殊类型:妊娠期急速进展)四种。结合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可将有侵袭性和侵袭潜能的血管瘤分为四类。
根据病变部位,还可将血管瘤分为两种:局限于脊椎骨质内(三种:单纯位于前柱或后柱、前柱+后柱)和侵入软组织(椎旁和/或椎管内)。再将椎管内侵入分为脊髓轻微或严重受压两种。
诊断
1、影像学诊断:总的来说影像学较前无新进展。X线片是最基础的检查方法,但椎体破坏30~50%时才能显示。
CT对评价血管瘤骨内病变是最有效的,因血管瘤所在位置骨小梁增粗形成结节,在横断面上表现为高密度的“圆点征”或“蜂巢样改变”,在矢状面上呈“栅栏样”改变(图,看电脑版更为清晰)。
MRI可以用来评价软组织扩张程度、脂肪成分和脊髓受压程度。
2、组织活检和病理诊断
大块病理可明确血管瘤的诊断,常需切开活检或手术切除才能获得。也可CT引导下穿刺活检,但是存在取材失败、出血多、硬膜外血肿等风险。一般属于穿刺活检的相对禁忌症。但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难以区分侵袭性血管瘤(血管畸形)与血管肉瘤和血管内皮瘤(恶性)。
专家简介
约翰医生
年创立约翰正骨机构
温州市正骨协会会长
中华中医协会温州分会长
美式整脊高级治疗师
颈椎牵引正骨发明人
资深奇穴针灸师
国家高级推拿按摩师
荣获台湾中华整脊协会认证
日式骨盆压揉矫正师
主治: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网球肘炎、腕周韧带损伤、腰肌劳损、股骨头坏死、强直行脊椎炎、痛风、膝关节炎和骨质增生症、踝关节扭伤,失眠症,偏头痛、风湿和类风湿病、颈源性面瘫、严重虚汗,各种鼻炎、穴位戒烟、顽固性胃病、不孕等脊柱相关疑难病症
门诊安排:
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2:00
娄桥街道中汇路号(泊林公馆)
周二、四下午3:00-5:00
马鞍池东路号华山门诊部
手机:
- 上一篇文章: 血管瘤是什么
- 下一篇文章: 治疗肝血管瘤有什么误区它与肝癌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