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时代下肿瘤疗效的评价标准
白日兰郭寒菲崔久嵬
国际肿瘤学杂志,,45(6):-.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学研究的逐步深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细胞治疗等免疫疗法的兴起,显著延长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改善了生命质量[1,2]。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是取得巨大突破,成为多种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3,4]。然而,在机体发挥抗肿瘤疗效时,炎症细胞的浸润和肿瘤组织的坏死、水肿等均会造成假性进展、延迟反应等特殊临床表现[5,6],从而对疗效评价和用药选择造成困扰。新的疗效评价标准如免疫相关疗效标准(immune-relatedresponsecriteria,irRC)、实体肿瘤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immune-relatedresponseevaluationcriteriainsolidtumor,irRECIST)等相继诞生[7,8]。最近提出的实体肿瘤免疫疗效评价标准(immuneresponseevaluationcriteriainsolidtumor,iRECIST)有望为正在进行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提供统一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标准[9]。
1 传统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发展进程
传统治疗(如手术、放化疗)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其疗效主要通过观察肿瘤大小变化来评价。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公布了第1个抗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即WHO标准[10],首次建立了评价实体肿瘤疗效的相关术语和量度标准。随后,更简化、标准化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evaluationcriteriainsolidtumor,RECIST)和RECIST1.1相继被提出[11,12]。RECIST1.1标准重新限定了可测量靶病灶的数目,增加了病理性淋巴结的评估指南[13],还对评定疾病进展(progressivedisease,PD)的百分率和绝对值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细化了非靶病灶的进展;此外,该标准加入了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RECIST1.1标准自提出后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已成为国际最权威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然而,随着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一向被大家公认的疗效评价标准难以发挥作用。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多种免疫相关疗效评价标准有望逐步适应免疫治疗的研究步伐,为诸多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2 免疫治疗的非常规缓解模式
免疫治疗主要通过将肿瘤疫苗、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及活化的效应细胞等注入患者体内,逐渐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免疫治疗发挥临床疗效的时间较长,应答模式也更多,主要有延迟反应、假性进展、混合缓解和疾病超进展等。
2.1 延迟反应
免疫疗法历经从肿瘤特异性T细胞诱导、活化、增殖到浸润肿瘤组织,再到整个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需要几周甚至数月的时间,此即免疫治疗的延迟反应[14,15]。其表现形式为肿瘤最终缩小或达完全缓解(
- 上一篇文章: 这些孩子没有儿童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