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体表的肿瘤需要及时就诊
体表肿瘤是指源于皮肤、皮肤附件、皮下组织等浅表软组织的肿瘤,有良、恶性之分,以良性多见。
常见的体表肿瘤包括如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皮肤乳头状瘤、皮肤囊肿、血管瘤、纤维瘤及纤维瘤样的病变、神经纤维瘤、淋巴管瘤、脂肪瘤、皮肤癌等。
体表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绝大部分可以根治。
肿物切除后的病理检查是鉴定良恶性体表肿瘤的金标准,可帮助确定肿物来源,明确诊断。
良性的体表肿瘤具有以下特征:
1.生长相对稳定缓慢,无明显变化或变化缓慢,周期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逐渐增多或增大;
2.有些良性体表肿瘤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如腱鞘囊肿好发于手腕或足背,皮脂腺囊肿好发于皮脂腺密集的头面部或胸背部,脂肪瘤好发于四肢及躯干;
3.良性体表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形态不等,质地各异,大小不一。大部分边界清晰,活动度可,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除后不易复发,恶变率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不危及生命,可长期带瘤生存。
恶性的体表肿瘤具有以下特征:
1.短期内肿物发生明显变化,几个月甚至几天肿物增多增大,有些发生破溃,不易愈合;
2.有些恶性体表肿瘤是由良性体表肿瘤或瘢痕在长期刺激作用下变化发展而来,如足底黑痣长期摩擦刺激下有向恶性黑色素瘤转变的可能,瘢痕的反复破溃不愈合有恶变成鳞状细胞癌的可能;
3.恶性体表肿瘤往往边界欠清,相对固定,无完整包膜,肿物周围血运丰富,部分易发生溃烂,手术后有复发可能;
4.皮肤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有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恶性程度依次递增。基底细胞癌(BCC)发展缓慢,浸润性生长,少有淋巴和血行转移,早期手术扩大切除可以达到根治目的,少有复发,且对放疗敏感;鳞状细胞癌(SCC)生长速度较BCC快,具有侵袭性,可发生淋巴和血行转移,预后较BCC差,包括表皮内SCC和侵袭性SCC,后者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较快侵犯深部结构,转移倾向大,治疗上以扩大切除为主,必要时淋巴清扫,辅以放疗;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早期即可发生淋巴和血行转移,病情险恶,预后极差,应争取早期诊断,进行广泛根治性切除,淋巴清扫,辅以化疗和免疫治疗。
哪些体表的肿瘤需要及时就诊呢?
1、手掌、脚掌、生殖器、领口、腰带等频繁摩擦部位的体表肿瘤,容易发生恶变;
2、头部、颈部的体表肿瘤,因处在暴露部位,经常受到阳光暴晒,容易发生病变;
3、皮肤溃疡长期不愈或反反复复少量出血、面积或体积突然增大、近期突然颜色变深、变黑、出现痒、痛等症状;
4、体表的肿瘤四周2厘米内出现许多新的小黑点,犹如围绕地球的卫星,因此又叫“卫星灶”。
一旦出现以上变化,应该引起重视,及早就医,将可能的恶变及时消灭,以免耽误病情。
如果在早期就对这些有恶变倾向的良性肿瘤进行切除可避免其恶变可能;即使已发生恶变的体表肿瘤,如果及早切除根治,会减少损伤和痛苦,减少甚至避免转移和复发的可能;如果发生恶性肿瘤的转移,除扩大切除原发病灶,还需要辅助放、化疗,给身体带来的危害更大,所以对此类疾病一定要注意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体表肿瘤切除后,病理检查非常重要,是诊断的金标准,对下一步治疗起积极指导作用。鉴别色素痣和黑色素瘤的方法:
通过肉眼观察痣的颜色、边界、对称性、范围变化及周围是否出现卫星灶来判断是否有黑色素瘤的可能,特别是短时间内,痣的大小、颜色及形状发生很大变化的,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治。
对于有恶变倾向的色素痣不适宜选用激光治疗,建议手术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特别是手足躯干等容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
体表肿瘤的检查和处理:
1、穿刺细胞学检查:此项检查简便快捷,用细小针头刺入肿块内,抽出其内容物进行显微镜观察细胞学形态特征,作出初步诊断,确定其是哪种瘤体。若镜下发现细胞形态有恶性特征,则需进一步检查。
2、病理检查:当穿刺细胞学检查不能确诊时,则需将其整个肿块切下作病理检查,确定其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
体表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病灶手术切除为主,普通外科医师一般将体表肿瘤切除后大针粗线直接拉拢缝合,而整形外科医师敢于切大,善于修补,对体表肿瘤的治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运用皮片或皮瓣等多种手段对创面进行修复,并满足功能及美观的需求。
对于面部的“小肿瘤”手术后会用小针细线分层精细缝合,对于直径大的肿物在切除后会选择局部皮瓣修复,利用组织皮瓣修复创面,因其接近于创面、组织就近取材,皮肤的质地及颜色均较为接近,对外观的影响可能较小,后期疤痕可能也不明显,故均可达到较为完美的修复。
因此建议如果您无意中发现自身有“体表肿瘤”时,最好选择整形外科医师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区伤口避免沾水、用力和揉搓;
2、术后伤口避免阳光照射以免色素沉着;
3、术后7天内忌烟酒、鱼虾、辛辣刺激食物;
4、可常规服用抗生素;
5、术后遵医嘱时间拆线,拆线后2日可沾水沐浴;
6、体表肿物切除一般建议同时行病理检查,拆线后携病理报告于手术医师处复诊;
7、术后1-3月之内切口可能略红,触之稍硬,偶有瘙痒,可外用祛疤膏预防瘢痕,3个月以后逐渐恢复。
手术案例:
诊断:鼻翼、下睑色素痣
完整切除鼻翼及下睑肿物送病理检查
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鼻翼肿物切除后创面缺损
A-T皮瓣修复下睑肿物切除后创面缺损
术后一周拆线,修复后鼻翼及下睑外形完整美观、切口隐蔽
诊断:左上睑肿物(疑似皮肤恶性肿物)
设计切除范围及局部转移皮瓣
肿物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
风筝皮瓣及单侧推进皮瓣修复肿物切除后创面缺损
术后一周拆线,皮瓣存活,眼周外形良好
诊断:右枕部毛母质瘤
术中标记肿物大小及拟切除范围
肿物包膜完整,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
切口直接对合,术后即刻
术后一周拆线
安徽白癜风医院黑龙江白癜风医院- 上一篇文章: 139种症状穴位贴敷方法
- 下一篇文章: NEJM临床图片脂肪瘤引起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