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身上的那些包包块块们
最近可是安排门诊一个月,看了很多病人,来来往往,各型各色,就问个问题问了大半个小时而不挂号的大妈,不要检查却要求开出马上能好神药的大叔,当然也有客客气气的学生,和蔼的阿婆,简直是一个小型社会。
其中呢,很大一部分病人,都关心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身上哪哪哪长了个包包,咋办?所以觉得很有必要科普一下关于包包块块们的事情。
包包块块如果一定要明确它是什么性质,只有病理检查才能明确,没有其他办法,而病理检查就是要切掉或者穿刺活检,至于彩超拍片之类的有用吗?也有,明确包块大小,深度,以及大概是实性还是囊性,供临床医生也就是我做一个参考,然后再由我给出意见啦。
所以我觉得彩超还是必要的基本检查.
包包块块们的治疗,除了少数表皮肿物可以冷冻或激光灼平,绝大多数体表肿物都是门诊手术,手术最干脆,最直接,做手术的目的是:①切除了病灶,把肿块拿掉;②借助病理切片,明确病变的性质;③肿物切掉后,进一步明确下一步该怎么处理。
常见肿物多为:
1、脂肪瘤:脂肪瘤呢是最最最常见的体表肿物了,良性的(划重点),可发生于任何有脂肪的部位。部分病例发生在四肢,主要在皮下,也可见于肢体深部和肌腹之间,年龄多较大,儿童较少见。深部脂肪瘤多沿肌肉生长,可深达骨膜,但很少侵犯邻近骨骼。脂肪瘤很少恶变,手术易切除。
a.病因:很多人来都很爱问,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其实我也很好奇你为啥会得,我总是和他们说和遗传有关系吧,嗯,有关系吧,我也不确定,于是我上网找了资料,发现各种类型脂肪瘤形成的根本原因——“脂肪瘤致瘤因子”。在患者体细胞内存在一种致瘤因子,在正常情况下,这种致瘤因子处于一种失活状态(无活性状态),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病,但在各种内外环境的诱因影响作用下,这种脂肪瘤致瘤因子处于活跃状态,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内的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对致瘤因子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体内的内环境改变,慢性炎症刺激、全身脂肪代谢异常等诱因条件下,脂肪瘤致瘤因子活性进一步增强与机体的正常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段结合,形成基因异常突变,使正常脂肪细胞与周围组织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导致脂肪组织沉积有关,并向体表或各个内脏器官突出的肿块,即脂肪瘤。
说这么多,其实也就是遗传因素啦。
当然,和饮食、压力、不良生活习惯也有一定关系,当然这些是次要的~
b.治疗:脂肪瘤需要手术切除,病人最经常问的问题是,能不能不切,吃点药,毕竟,对于开刀疼痛的恐惧,大家都存在。然而答案是不能,真不能,吃药真的不会消除瘤子。但是如果是发现时间久,并且没有生长的脂肪瘤,可以考虑观察,毕竟,脂肪瘤并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只是单纯影响美观。
脂肪瘤切除后,其实就是一团肥肉啦。
c.关于复发的问题:前面说过了,脂肪瘤跟自身基因有关系,并且脂肪瘤经常是多发性的,所以长了脂肪瘤的病人能,通常比较容易长,那复发的可能性就不小了,而且经常有的脂肪瘤切除后,别的地方又长了,病人不理解,以为是转移什么的,吓半死,其实并不是,不要瞎担心啦~.~
2.皮脂腺囊肿:闽南话叫做“贼瘤”,又叫“粉瘤”,通俗的讲就是毛囊孔堵住了,里面脏东西堆积,形成肿物。特点是缓慢增长的良性病变。囊内有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好发于头面、颈项和胸背部。皮脂腺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一般无自觉症状。如果长期不处理的化,皮脂腺囊肿会继发感染,就是发炎啦,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
a.病因:发病原因为皮脂腺导管阻塞,导致皮脂腺排泄障碍淤积而成。皮脂腺导管阻塞多为灰尘堵塞及细菌感染所致。
b.临床表现:皮脂腺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皮、颜面、胸背等处,多数生长缓慢。未合并感染时,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肿物呈球形,单发或多发,前几天刚看到一个一身都是小皮脂腺囊肿的。皮脂腺囊肿癌变极为罕见,但易继发感染,若并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热、痛炎性反应。
(皮脂腺囊肿感染表现)
c.治疗及复发问题:
最常用的根治方法是局麻下手术切除。皮脂腺囊肿是体表小肿物,手术简单,在门诊即可进行。应当尽量完整地摘除,不残留囊壁,否则易复发。
若术前有感染及手术后为控制炎症,均要适当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已合并感染的皮脂腺囊肿应在感染控制后再手术切除病灶。对于局部感染不能控制或已经合并脓肿者应切开引流。
(皮脂腺囊肿手术示意图)
另有:
3.皮肤血管瘤:此病极为常见,呈针头/黄豆大小的半圆球形,质地软,高出皮肤,呈樱桃红色。可发生于各处皮肤,但以躯干部位最为常见。一般于成年期出现,随年龄增长而增多,持久不退。一般无自觉症状,这是一种皮肤局限性毛细血管增多和扩张的肿瘤,虽然数目很多,但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所以不需要治疗,如个别生长过大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时,可以做电灼或冷冻治疗。
4.皮下囊肿:也属良性肿瘤,多长在头、颈和眼、鼻、口周围。身体前后中线也常出现。皮下囊肿有大有小,囊内容物为脂肪样物质,需为人手术切除。
5.腱鞘囊肿:它是腱鞘中的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形成的,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在手腕背面足背等处多见,囊内充满胶样物,囊肿有时可自行消失,稍大些的囊肿如被压迫可吸收消失,对于囊肿较大,症状明显的病人,可做手术切除。
6.纤维瘤:是皮下纤维结缔组织或肌纤维组织内发生的良性肿瘤,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质硬,能活动,生长慢无痛感,纤维瘤有恶性变的可能,一旦发现应尽早手术切除
7.恶性黑色素瘤:由皮肤和其他器官黑素细胞产生的肿瘤。皮肤黑素瘤表现为色素性皮损在数月或数年中发生明显改变。虽其发病率低,但其恶性度高,转移发生早,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皮肤恶性黑素瘤的临床症状,包括出血、瘙痒、压痛、溃疡等,一般来讲,黑素瘤的症状与发病年龄相关,年轻患者一般表现为瘙痒、皮损的颜色变化和界限扩大,老年患者一般表现为皮损出现溃疡,通常提示预后不良。
8.皮肤癌是一种起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皮肤癌多发于老年人的头面手等长期暴露日晒的部分,长期慢性物理化学刺激有密切处理关系。此外红斑狼疮角化刺皮瘤,慢性窦道和瘘管表皮样囊肿异物,肉芽肿,慢性皮肤溃疡等均有癌变的可能,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治愈。
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就是淋巴结肿大以及乳腺增生,下回有机会我们再来科普,嘿嘿。
(注: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柳岩自曝胸部肿瘤疾病面前不差钱的明星也
- 下一篇文章: 脂肪瘤从痰论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