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厘米脂肪瘤在食管ldquo安营扎
来源:消化内镜中心宋岩
来自河南郑州的张先生今年66岁了,近半年以来自感进食有哽噎感。每次吃完饭,都需要站起来蹦几下才觉得食物咽下去了。这让张先生很是苦恼,四处求医问诊以后,他来到郑州大学五附院找到了消化内镜中心的郑权主任。经过细心系统地检查以后,张先生被确诊为“食管黏膜下肿物”,并且大概率是个脂肪瘤,那么什么是脂肪瘤呢?
脂肪瘤(Lipoma)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主要在皮下,称为浅表脂肪瘤,也可见于肢体深部和肌腹之间,称为深部脂肪瘤。患者年龄多较大,多见于40~60岁中年人,儿童较少见。深部脂肪瘤多沿肌肉生长,可深达骨膜,但很少侵犯邻近骨骼。脂肪瘤很少恶变,手术易切除。
由于瘤体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张先生的生活质量,最后郑主任决定在内镜下将瘤子剥离出来,以保留张先生的食管。正常人的食管长度约25厘米,而患者(张先生)的病变长度将近14厘米。处理这样的病变在内镜手术领域可以算的上顶尖难度了。从下午近3点开始一直到晚上9点多,六个多小时郑主任没有喝过一口水,一秒钟没有放下过镜子,终于将瘤子剥离了下来。内镜手术相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费用低,恢复快,创面小的优势。术后的张先生很快的恢复了过来,正常进食不再受任何影响。
▲术前-食管内的脂肪组织
▲术后-创面成功闭合
▲术中切除的标本
预防消化道脂肪瘤,郑主任提醒您:
1.进行减肥锻炼可以减缓脂肪瘤的发生。
2.不要暴饮暴食,尤其是不要进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如肉类、糖类等。汽水类的饮料不宜多喝,尤其是碳酸饮料,经常喝此类饮料容易使体质酸化,脂肪分解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脂肪瘤的生成。不要食用高胆固醇类的食品。动物内脏、蛋黄、海产品等高胆固醇食物非常容易导致高血脂,会加速脂肪瘤粒子的聚集。
3.消化内镜检查对于消化道脂肪瘤有决定性的诊断作用。
科室介绍
消化内镜中心位于规培楼13楼,面积余平方,同时开展5个胃肠镜诊疗室。1个ERCP诊疗间。拥有奥林巴斯,系列电子胃肠镜。ME2超声内镜。20HZ,32HZ超声小探头。经鼻内镜,潘太克斯ED-IT十二指肠镜、胶囊内镜。数字胃肠造影机。德国爱尔博D高频电刀。奥林巴斯高频电刀,13C呼气试验,氢呼气试验,粪便分析仪等先进仪器。以省幽门螺杆菌中心实验室,省营养微生态基地实验室,省HP精查实验室等科教实验中心为依托,开展内镜取组织幽门螺旋杆菌培养加药敏。开展放大染色内镜下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癌筛查、EMR、ESD、ERCP、POME、ESE、EFR,、EUS、EUS-FNA等内镜下治疗。同诺贝尔奖得主巴里马歇尔院士精诚合作,以国家二级教授、河南省消化病学主任委员、郑鹏远院长为首席专家,正副高以上专家10余人行内镜下检查及治疗。是中部地区率先开展幽门医院。
郑权
消化内镜中心主任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河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秘书、河南省全民健康促进会消化系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委。0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6年在北京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修胃肠镜,8年国内以高级访问学医院学习一年,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从事临床工作17年余,在消化内镜早癌筛查、微创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擅长ERCP(逆行胰胆管造影)、ESD、EMR(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术)、POME(内镜下食管肌层切开术)、超声内镜检查及穿刺,食管支架植入、肝硬化出血的内镜下治疗,尤其在内镜下胰胆管复杂微创手术领域内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消化内镜下的微创治疗。
近期热点
胰腺癌晚期无法手术纳米刀成治疗“突破口”
点击图片看文章
满满都是爱!带您走进超暖心病房
点击图片看文章
夯实基础努力提升——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组织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操作比赛活动纪实
点击图片看文章
这些体检冷知识,99%的人都不知道!
点击图片看文章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 上一篇文章: 董宝珍电台最困难银行成功切除肿
- 下一篇文章: 身上长了脂肪瘤要不要手术切了骨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