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课堂透皮贴敷在糖尿病高血脂疾病
据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网公布:世界有1/3的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有万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占死亡人数的3/5以上。中国是世界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有心脑血管病患者多万,其中瘫痪在床者达万人,每年死亡多万人。
心脑血管病是中国人的首位死因,每10秒就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心脑血管病,每13秒就有一位中国人因此而残废。
心脑血管病有哪些症状?
心血管疾病:胸闷、心悸不宁、心慌气短;心率不齐;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气紧、晕厥、虚弱、嗳气;胸部刺痛;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中风的症状:吞咽困难、眩晕、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等。
什么样的人群易得心脑血管疾病?
有下列一种或几种情况的人群,易出现心脑血管病症状:
1、高血脂。
2、高血压。
3、高血粘。
4、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
5、不良生活习惯。
6、有家族史者。
7、情绪不稳定,易怒等。
8、亚健康。
为什么这样的人群会得心脑血管疾病?
1、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和未脂化的脂酸等血脂成分增高的一种疾症。血脂过高的原因是进食含脂肪和胆固醇类食物过多,同时与遗传因素等有关系。
血脂正常值:1、总胆固醇(TC):3-5.2mmol/L左右2、甘油三酯(TG):1.7mmol/L左右3、低密度脂蛋白(LDL-C):3.12mmol/L以下4、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mmol/L以上.此项指标太低不好。
高血脂的危害性:
1、高血脂,被称为血管里的“定时炸弹”,血管被过高血脂堵塞30%时,症状不明显。血管被过高血脂堵塞50%时就会有头痛、头晕、胸闷、心慌、乏力、肢体麻木、失眠等症状,此时说明高血脂已恶化成“粥样”硬块,堵塞血管、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好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2、少运动者高血脂症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有冠心病,肥胖,脑卒中家族史,危险性可增加1-5倍。有研究证明,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下降1%,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可下降2%,因此,降低血脂水平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3、血脂高也可导致其他疾病,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如果发生在肾脏,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等。
高血脂的早期症状:
高血脂症一般表现不是很明显。绝大多数的高脂血症自己没有感觉,大多是在检查身体时,或者做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的。高血脂症出现的主要表现是并发症,如高血脂症可以并发很多其他病,并发动脉硬化的、并发心脏的问题、出现脑子供血的问题或者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者肾脏出问题了、甚至有的高脂血症胰腺炎,这些都可能成为高脂血症的症状。有的人脸上有黄色瘤,就是脂肪瘤在眼睛眼皮上面可以出两块黄色的斑,这是黄色瘤,这些症状都是高脂血症的症状。
瘦人也会患高血脂:瘦人在体检中被检查出有高血脂,这让大家大吃一惊。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只有胖人才容易患上高血脂这种“富贵病”,其实并不是,瘦人一样会有高脂血症。2、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
长期高血压存在,血管受到的拉力、张力持续过大,可以,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就像我们吹气球一样,吹起过多,气球变薄透明,易爆漏气。当血管内皮受到损伤时,血液中的脂类物质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致使血栓形成,使动脉血管变窄,甚至堵塞血管,造成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或者中断,从而形成冠心病、脑血栓。同时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还能造成血管痉挛,也容易导致心脑供血不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冠心病、脑血栓发生的始动因素和中心环节,是心脑血管病发病更重要的原因。3、高血粘度
高粘血症是以血液粘稠度增高为主要表现的病理综合征,血液粘稠度增高后,血液阻力加大、流动缓慢致组织血液灌注量显著减少而使心脑等器官产生缺血、缺氧的一系列表现,如胸闷、胸痛、头痛、眩晕、耳鸣、视觉障碍、四肢麻木、肿胀等,严重者形成血栓,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一系列严重疾病。所以需要及早治疗。
血液粘度增高,血流缓慢的病理现象。机体组织会因此而供血不足,造成损害,通常对心、脑血管的损伤最大。临床研究发现,诸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高脂血症、血栓病、恶性肿瘤、肺源性心脏病等,都与高血粘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中老年朋友应对此引起高度注意,及时预防和治疗。
4、糖尿病
糖尿病致命性并发症是心脑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由于血糖升高,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糖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及损伤,从而引起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指数上升。心脑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和糖尿病心肌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糖尿病人心、脑血管病并发率和病死率为非糖尿病人的3.5倍,是糖尿病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5、不良生活习惯。
一直以来,高胆固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人面临的“四大杀手”,这些危险因素的形成都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例如:(1).长期不吃早餐的人,胆汁浓缩胆固醇积累在胆囊中形成胆结石;易导致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塞;还会引起代谢失调而肥胖。(2).经常吃饭过饱的的人易引起消化不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3).经常饮食过咸的人,易患高血压,对心肝肾有害。喜欢吃甜食的人,易患心血管疾病、肥胖及糖尿病。(4).吃晚餐太迟的人易患尿路结石,冠心病、肠癌、发胖等。(5).吸烟的危害:卷烟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中,可分离出很多有害的成分,主要的有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氯氰酸等。吸烟对人的危害极大,尼古丁的危害是使小血管产生收缩,从而引起心血管病变。此外,还可以直接削弱心脏的收缩力和损害脑细胞,导致记忆减退、头痛、失眠等;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冬天使人发生“煤气中毒“的就是它。经常抽烟,就会降低血液的带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影响大脑的活动能力。(6).
饮酒与心脑功能关系:适量的低度酒50—毫升,可以活血行气、壮神、御寒。细品小酌,使老年人神怡气舒,冬季饮用适量补酒,可减延老年人皮肤衰老。老人不宜饮用啤酒,因啤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铝元素,老人新陈代谢慢,如积存于体内,会导致老年性痴呆。
6、遗传因素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一系列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在影响心脑血管变化的因素中,遗传因素占15%.
7、情绪因素
①狂喜、②暴怒、③忧郁、④悲伤、⑤恐惧和⑥受惊。上述情绪变化都可诱发心脑血管病,也可使原有心脑血管病加重。
一、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心绞痛、心梗、动脉硬化
A.伴有动脉硬化者——
B.伴有记忆力减退、脑供血不足者——
C.伴有免疫力低下或感染者——
D.伴有低钙者——
E.伴有身体疲劳和失眠多梦者——
F.伴有风湿、类风湿或滑膜炎者——
G.伴有气血虚弱、全身乏力者——
H.伴有内分泌紊乱、更年期综合症——
I.伴有营养不良者——
J.伴有消化不良或便秘者——
二、老年痴呆:
伴有虚弱症状者——
三、高血脂:
A.因生活习性低下导致的高血脂——
四、高血压:任选2~3种。
A.伴有严重高血压者——降压药配合治疗;
五、糖尿病:
饮食、生活建议:
1)注意多饮水,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粘稠的程度,保持体内血液循环通畅。
2)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
3)少食动物内脏及甜食、盐,多食豆类食品,有利于降低高血粘度及高脂血症。
4)不要吃的过饱,不要吃过冷、过热食物。
5)消除顾虑,情绪乐观,不近烟酒,有利于恢复。
6)坚持锻炼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脂类的代谢。
7)必须保证大便通畅。
8)必须保证睡眠。
9)衣服要保暖并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感染。
透皮技术简单说就是利用皮肤作为药物输入体循环的门户,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是对传统皮肤用药观念的重要突破,目前这一新的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膜—贮存型经皮给药系统、骨架控释型经皮给药系统、微贮库控释型经皮给药系统,胶贴剂控释型经皮给药系统相继问世,受到医药界的极大白癜风的早期症状都有哪些中科医院曝光
- 上一篇文章: 群英会第13期腹部学组宋云龙教授
- 下一篇文章: 酵素与健康,矫治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