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外科专家罗成华腹膜后脂肪肉瘤,最
脂肪肉瘤是腹膜后软组织肉瘤中最多见的一种,尤其好发于肾脏周围区域。肿瘤生长缓慢,临床发现时肿瘤体积常常非常巨大。有些脂肪肉瘤表现为多个孤立结节。位于腹膜后的脂肪肉瘤较四肢发生的脂肪肉瘤预后差。
Enzinger统计的数字表明:四肢发生的脂肪肉瘤术后10年存活率为71%左右,而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存活率仅为39%。腹膜后脂肪肉瘤绝大部分为高分化脂肪肉瘤(也有人称之为不典型脂肪瘤)或多型性脂肪肉瘤。黏液型脂肪肉瘤较少见。
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多数复发,复发的脂肪肉瘤可以发生去分化,在脂肪肉瘤的基础上出现其它肉瘤形态,如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样区域、平滑肌肉瘤区域等。也可以转化为其它脂肪肉瘤亚型,如原来的高分化脂肪肉瘤复发后变为黏液型、多型性或圆形细胞型。
光镜检查:
1.高分化脂肪肉瘤
包括脂肪瘤样型脂肪肉瘤和硬化型脂肪肉瘤。前者组织学形态类似脂肪瘤,但脂肪细胞大小不等,脂肪细胞之间可见脂肪母细胞。炎症常不明显。硬化型脂肪肉瘤由脂肪瘤样区域及硬化性间质区域构成。这些硬化性区域由纤维母细胞或脂肪母细胞组成,有时硬化非常明显,仅有很少的脂肪成分。
2.黏液型脂肪肉瘤
肿瘤具有明显的黏液背景,富于薄壁的分支状(鸡爪样)小血管。脂肪母细胞多见,多为星形或短梭形。多核脂肪母细胞少见。瘤细胞核浓染类似墨水点样,为黏液型脂肪肉瘤瘤细胞的典型特征。有时小血管明显扩张,密集排列,瘤细胞成分显著减少,容易与淋巴管瘤混淆。
3.多形性脂肪肉瘤
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瘤巨细胞或多核瘤细胞,胞浆丰富,可见脂肪空泡。
4.圆细胞型脂肪肉瘤
瘤细胞大多数为圆形,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淡染,核仁不明显或可见小的核仁。肿瘤细胞胞浆少,细胞之间无细胞连接。
脂肪肉瘤的鉴别诊断:
腹膜后高分化脂肪肉瘤主要与腹膜后脂肪瘤鉴别。腹膜后脂肪瘤很少见,为成熟的脂肪组织,细胞大小较一致,脂肪细胞之间间质很少或缺乏间质。除脂肪母细胞瘤外一般不见脂肪母细胞(但脂肪母细胞瘤多见于儿童,而且腹膜后也不是脂肪母细胞瘤的好发部位)。诊断脂肪瘤必须慎重,以往诊断的脂肪瘤经随访证实大部分为脂肪肉瘤。
黏液型脂肪肉瘤要与其它黏液型肿瘤或肿瘤黏液变性鉴别。如黏液型恶纤组、伴黏液变性的神经源性肿瘤或肌源性肿瘤等。黏液型恶纤组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核大而多型,染色质淡染或深染。而黏液型脂肪肉瘤的细胞核较小并且更加深染。而且,恶纤组无丰富的分支状小血管。
神经源性肿瘤细胞为较大的梭形细胞而非星状或短梭形细胞,染色质多数淡染而非墨水点样深染,排列也较致密,而且无分支小血管。
肌源性肿瘤细胞呈梭形,体积较大并且细胞浆红染,核淡染,无分支小血管,免疫组化有肌源性分化。应该注意的是:脂肪肉瘤经过多次复发后常常发生去分化,并且常常出现纤维、平滑肌或横纹肌分化,容易误诊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间质瘤或肌源性肿瘤等,但多取材或复习复查原发肿瘤总能找到典型的脂肪肉瘤区域。
圆形细胞脂肪肉瘤主要与腹膜后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尤文肉瘤、肾外肾母细胞瘤、横纹肌样瘤、神经内分泌肿瘤、促纤维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等鉴别,淋巴瘤多数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核明显不规则,可出现核裂或扭曲,核膜较厚而且常常有核仁,免疫组化表达B细胞标记物如CD20等。
其它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样瘤等要么出现红染的丰富胞浆,要么富于血窦,抑或出现纤细的神经丝,与脂肪肉瘤的鉴别不会太困难。
专家介绍罗成华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院大外科主任
罗成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党委委员、大外科主任、普外科部副主任、腹膜后肿瘤外科主任,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ASCRS)InternationalFellow,知名肿瘤外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专家。
擅长疑难腹膜后肿瘤及复杂盆底、肛肠外科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每年诊治疑难、复杂腹膜后肿瘤及盆腔肿瘤病人达例以上。曾被中央电视台2、7、10频道,北京电视台、新华网、健康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著10余篇。举办中国腹膜后肿瘤论坛、中国肛肠创新论坛等大型学术会议。获全军医疗成果奖1项,国家专利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专项及北京首发基金等项目,总科研经费达万元。
已出版《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教程》(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腹膜后肿瘤》(人民卫生出版社)、《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外科学-理论与实践》(人民军医出版社)、《结直肠肿瘤》(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便秘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痔治疗新技术-LigaSure痔切除术(附手术操作DVD)》(人民军医出版社)等专著,正主编《RetroperitonealTumors:InvestigationandManagement》(Springer美国出版)。
兼任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模拟医学分会会长、医院学会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腹膜后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腹膜后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肛肠医学联盟理事长、中国中医药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肠肛门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医学杂志》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等职。
来源:好大夫在线
责任编辑:邢宇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张雨绮自曝服胶原蛋白后长脂肪瘤,推荐啃
- 下一篇文章: 消除伤口发炎,加速修复伤口,吹走脂肪瘤